【本報訊】瘦身是不少肥人的「終身事業」,當中最大的難關,莫過於抵擋美食的誘惑。中文大學醫學院引入「胃內水球手術」的肥胖治療法,在胃內置入水球,讓饞嘴的病人增加飽足感,達致減肥效果。由去年至今,該學院已成功為五十八位病人瘦身,每人平均減逾三十五磅。 記者:白琳
該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梅力文解釋,只需將矽膠袋經食道放入胃內,再經喉管注入五百至七百毫升的鹽水,即完成手術。這個像西柚般大的水球,可縮減胃容量及減少空腹感,以後病人吃得太多或太快都會嘔吐大作,手術完成後首周要進食流質食物,接着即可吃一般食物,建立正確飲食習慣。
他又稱,其他減肥手術包括束起胃部以減少胃容量的「束胃帶」,及束起小腸以減少吸收的「腸繞道」手術,均為創傷性較高的外科手術,且較難還原;此手術則只要局部麻醉,風險較低,半年內可取出水球。
初時會嘔吐大作
梅力文說,手術後除初時會嘔吐大作,水球更有穿破的可能,破了的矽膠袋如不能自然排出體外,或會阻塞腸道或磨穿胃或腸壁,需透過手術取回。因此注入的鹽水會被染成深藍色,若病人的尿液呈藍色,便能得知水球已穿。
此手術於五、六年前在歐洲開始盛行,去年中大率先在亞太地區進行此手術,內地則將於半年內引入。歐洲的數據顯示,八成多病人手術後已成功改善飲食習慣,水球取出後體重也沒有回彈。但梅力文強調,該學院只會替曾嘗試其他減肥方法但失敗,及醫學上評定為過重的人士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