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台灣總統府只約五分鐘路程的「國軍歷史文物館」,由國防部籌劃的「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特展」將在八月十五日揭幕。可是,除了角色特殊的國防部以外,作為台灣「中央政府」的總統府和行政院,幾乎沒有舉辦任何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並在這個議題上刻意低調。
自五年前民進黨執政以後,總統陳水扁等高官在談到二戰日本戰敗時,愈來愈多以「終戰」這個日本官方用詞,取代原來的「抗戰勝利」。雖然執政當局並不支持,但國防部還是執意要在「軍史館」,舉行該館自一九六一年啟用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抗戰文物展覽。
邵銘煌:對歷史污衊
執政的民進黨沒有任何抗戰紀念活動,在野的國民黨則在中央黨部大樓,舉行名為「苦難的歲月,光榮的勝利」的抗戰紀念展覽,展出一百五十多件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文物。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主任邵銘煌坦言,在執政當局冷待紀念抗戰勝利、甚至連台灣光復也避談的情況下,該黨惟有以有限的經費,「以最簡單、節儉經濟的方式來辦紀念活動」。
對於民進黨政府使用「終戰」的說法,邵銘煌形容這是對歷史的污衊,是執政當局出於政治利益和考量,扭曲對歷史的認知:「當年因為打敗了日本人,台灣才能脫離日本統治回歸中國,才會有台灣光復。日本因為一直不承認戰敗的事實,才使用『終戰』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