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計劃到以色列旅遊的時候,我也研究過安全問題,但旅遊指南都表示問題不大,較危險的地區是加沙和西岸,此外,人多的地方也須小心提防。其實,哪裏都可能有意外發生,不獨是以色列。我反正沒打算到處蹓躂,所以並不過份擔心;以色列居民能適應,我這名遊客自然也能適應。
事實也是這樣,以色列當局反恐戒備嚴密,不但公路上不時有路障檢查車輛,在市區人多的商場,每個入口都有保安人員檢查過手提包等才准許內進。可能大家都習慣了,所以不見緊張,都自動合作。我離開那天,師母吩咐老師和姪兒一同送我到機場,以便其中一人陪同我入內應對保安人員。果然,排隊的時候,就有一男一女年輕保安人員逐個查問來以色列的目的、逗留了多久、在甚麼地方住、跟甚麼人一起等,但態度很是溫文有禮。向我查問的時候,我就指着身邊的老師說一直在他家裏作客,沒有接觸過甚麼陌生人。他同老師攀談了幾句,知道他是當地人,問他拿了身份證去驗證,回來就告訴我們一切無礙,在我的行李和證件上貼了安全標籤放行。
一個國家要年年月月保持這樣的反恐保安措施,實在十分不幸。以色列原應是個極佳的旅遊勝地:有歷史古迹,有陽光海灘、音樂舞蹈,有大自然奇景,有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交滙和豐富的風俗色彩,值得搜購的紀念品又多又相宜,飲食大眾化而又美味:新鮮蔬果、烤肉、小食,不過是茶餐廳價錢。但是以八月旅遊旺季,耶路撒冷又是千古名城,居然不見遊人擠擁,當然是恐怖活動「盛名」所累,以色列的經濟損失可以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