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感染愛滋病可能經過多年的潛伏期後才發病,不少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成為隱形病人。律敦治醫院急症室近年在診斷四名出現持續發燒及頭痛等病徵的病人時,未能即時識別是愛滋病患者,四人均是東南亞人士,入院後才被驗出。急症室醫生估計,該院每一千名入院病人,就有一點二五人感染愛滋病。 記者:梁洵瑜
律敦治醫院急症室醫生莫家良分析該院急症室求診個案,發現有四名求診者,求診時分別出現咳嗽、發燒、頭痛、身上有水泡等不明顯病徵,而未能即時被識別是愛滋病人,需入院治療及進一步檢查才診斷出已出現不同的愛滋病併發症,包括受真菌感染、肺炎及帶狀疱疹。
四名患者均不知道自己患有愛滋病,他們全是東南亞人士,包括三十九歲菲律賓女傭、三十五歲的泰國工人、二十七歲泰國女子及五十七歲尼泊爾工人,分別因發燒、頭痛及出現水泡而求診(見表),因病情需要安排入院檢查後才被發現愛滋病發,部份個案因免疫力極低而受真菌感染,出現腦膜炎。
急症室評估時間較短
莫家良相信社區上有不少感染愛滋後未病發的隱形病人,直至呈現發燒及感染等病徵才求診,急症室往往是他們首個求診地方,如美國約翰霍金斯醫療中心,就有百分之四的急症室病人是愛滋病患者,反映急症室醫生有機會處理不少隱形病人。根據律敦治醫院在二○○二年有十九名愛滋病人入院,以及入院總人次推算,每一千名入院病人,就有一點二五人染上愛滋病。
治療愛滋病的伊利沙伯醫院顧問醫生李頌基稱,急症室評估病人的時間較短,較難找到隱形病人,而多數患者是因肺炎及腦炎而在內科病房被發現。
至於四名患者全是東南亞人,莫家良相信與該院有較多外籍病人求診有關,但因外籍愛滋病患者不少,在今年首季有六十五名感染愛滋病,當中三成三、即二十二名為非華裔人士,故建議衞生署應加強針對向外籍人士的宣傳。
衞生署發言人稱,在愛滋病毒感染者及病發個案中,非華裔的亞洲人分別約佔一成半至兩成,該族裔人士的比率並無上升趨勢,紅絲帶中心已開設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熱線21129980,提供印度語、印尼語、尼泊爾語等不同語言,預防愛滋病。
檢驗器15分鐘測愛滋
此外,本港一間公司從美國引入一款聲稱可在十五分鐘內測試是否感染愛滋病毒、名為「VScan」的愛滋病檢驗器,市民可在家中自行測試,每盒檢驗器售一百一十元。
檢驗器代理商天智集團副總裁蔣凌輝昨在記者會稱,測試非常簡單,只要利用檢驗器包裝盒內附的酒精棉花消毒手指,再用小刺針在手指上刺一小孔,將流出血液滴入緩衝液檢驗器,繼而加入緩衝液,即可在十五分鐘內得悉是否感染愛滋病毒。美國部份醫院也有使用該檢驗器,測試準確率達九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