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渣打業績未見頂

陸叔理財:渣打業績未見頂

雖然渣打(2888)與滙控(005)同樣是同時在香港和倫敦掛牌,亦同樣為香港的發鈔行,並曾於收購南韓第一銀行時交過手,不過,分析渣打前景的方法,與分析滙控截然不同,
滙控近年主力發展美國的信貸業務(如在業績公布後宣布收購美國發卡機構Metris),反觀渣打近年卻積極拓展新興市場,除了南韓外,中東及非洲等地都遍布了渣打的足迹。
雖然這樣的業務發展模式,可以為渣打帶來理想的回報,這從該行的增長較滙控理想便可以了解得到,但同樣地其業務風險亦較滙控為高,所以一旦全球經濟逆轉,渣打業績的下跌速度將會十分之快。

新興市場回報佳
渣打集團上半年的純利為9.56億美元,增長31.5%,而旗下香港區業務除稅前經營溢利則為28.0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7%,升幅低於集團整體盈利增長,但已較滙控、恒生(011)及東亞(023)為理想,反映渣打重整本地銀行業務已初見成果。不過,如果拿之與亞洲其他地區及中東業務相比,表現卻仍然失色。
渣打集團上半年在亞太區其他市場的稅前經營溢利上升88%至2.62億美元,而中東及其他地區的經營溢利亦上升28%至1.24億美元。雖然香港所佔盈利貢獻比重仍然最高,但亞太及中東其他地區的業務似乎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當然,由於區內的經濟表現預期將會十分理想,所以渣打亞太區業績前景仍然值得憧憬,甚至乎在下半年可望超越香港,成為集團的主要盈利收入來源地。反觀中東地區的前景則存在一定隱憂,因為中東的局勢持續不穩,當地的局勢會否影響渣打的業績表現,實在是投資者應該留意的重點。

中線目標188元

現時市場最為關注的,是渣打在收購南韓第一銀行後的整合工作是否順利。
事實上,在渣打收購南韓第一銀行後,該行首兩個半月的稅前經營溢利已達到8400萬美元,佔集團整體經營溢利約6.4%,可見南韓第一銀行對渣打的整體利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亦正因如此,我相信渣打亞太區的業務將會超越香港區,成為集團主要的收入來源。由於南韓第一銀行的業績要在下年才會完全反映在渣打的業績上,故此渣打的業績應該尚未見頂,相信真正的高峯在下年度才會出現。
雖然中東業務會成為渣打業績的潛在隱憂,但由於南韓第一銀行的盈利貢獻較預期為大,相關的盈利貢獻要到明年才會完全反映出來,加上渣打集團的中期業績為英國多間銀行中表現最佳者,在種種利好因素支持下,渣打中線應可跑贏大市,目標暫定於188元。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