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纖維助通便降低膽固醇

健康地帶:纖維助通便降低膽固醇

古語有云﹕「醫食同源,藥食同宗。」這句話十分恰當。應用於這個醫學昌明的大都市裏,能預防疾病的食物,等同藥物一樣重要,營養師就扮演着利用飲食治療病患的「食醫」。
「纖維」是近期一種廣為報道的「功能食物」。它能促進腸臟蠕動、減低有毒元素於腸臟停留;並有增加飽脹感,控制血糖及減低膽固醇等功效。衞生署數字顯示,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雖然主要成因未明,但有八成資料顯示,它與病人進食纖維不足有關。

纖維的功能包括:

1.主治便秘:非水溶性纖維是治療便秘「良藥」,纖維是植物的木質部,能促進腸臟蠕動,有效增加便量,使糞便及其有毒物質在腸臟停留的時間減少,有效改善便秘外,更有預防痔瘡以及大腸癌的作用。進食穀類食物如糙米、紅米,生果如香蕉等便能發揮「藥效」。
2.助降膽固醇:醞藏於燕麥、豆類、果肉的水溶性纖維是糖尿病及高膽固醇人士的救星。纖維進入身體後,能夠鎖住膽固醇將其有效排走,吸水後形成的啫喱狀物更能減慢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能控制糖尿者的病情。
3.助減肥:大部份的減肥餐單,均含纖維素,纖維不含任何熱量,同時因為其「體積龐大」,能有效增強飽肚感,令胃口減少,從而控制體重。
成人每天需進食二十五至三十克纖維,即二至三份生果,八至十二份菜及兩份全麥產品;小童的食量需根據歲數計數,將歲數加五克即可。除了進食天然的蔬菜及生果外,也可於餐單中加入高纖的配料如薏米、紫菜、豆類等。
撰文: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黃凱詩
原文可於以下網頁瀏覽:www.mslhk.com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