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全球一百多個城市的生活指數排行榜上,香港多年來排在前列位置,今年卻由去年的第十二位下跌至第二十位,而日本首都東京繼續高踞榜首,成為全球生活費最昂貴的城市。有經濟學者指出,本港生活費相對其他城市下跌,是受到美元滙價下跌及去年通縮影響所致,但預計隨着美元滙價及物價逐步回升,生活指數將會反彈。 記者:謝明明
這項由經濟學人信息部於今年春季進行的調查,以美國紐約的生活費為基準,並以一百作為生活指數的指標,比較全球一百三十個城市的貨品及勞務價格。
上海排第55位
調查結果發現,日本東京的生活指數冠全球,生活指數達一百四十六;去年排第三位的挪威奧斯陸今年取代日本的大阪神戶,緊貼東京「屈居」第二位,大阪神戶則降一位排第三,而香港則由去年的第十二位下跌至今年的第二十位,生活指數為一百一十一。
至於其他亞洲城市,南韓首都首爾排行由去年的第三十三位大幅上升至今年的第十六位,而內地城市普遍排行均告下跌,其中第五十五位的上海仍是排行最高的內地城市,其次是北京及大連,分別排第六十三位及第七十八位。全球生活指數最低的為伊朗首都德黑蘭,指數為三十三。
該調查指出,由於近年美元滙價持續下跌,令與美元掛鈎的亞洲城市的生活費水平也告下跌。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指出美元滙價持續下跌,以及本港去年底仍出現通縮,令生活費相對上下降了。他認為本港生活指數排行的跌幅可接受,並預計隨着美元滙價反彈,以及物價逐步回升,本港生活指數將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