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能誇大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 - 何洋

蘋論:不能誇大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 - 何洋

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是有限的!剛公布的六月份零售業銷貨額錄得不錯的增幅,市場普遍認為這是旅遊業暢旺所致。打從內地在○三年中出台自由行政策起,加上迪士尼樂園啟用在即,港人開始對本港的旅遊業寄予厚望,期望旅遊業可以成為新的經濟火車頭。
無疑的,自由行政策之落實和迪士尼樂園之即將啟用,本地不少與旅遊相關的行業都會大受其惠,但我卻認為這些利好因素卻不幸地被誇大了。
以自由行為例,在○四年即該政策啟動後頭一年,從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字來看,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額為四千三百五十五元,不但沒有受該政策的出台而上升,反比政策實施前的○二年的五千四百八十七元還要低。
從旅客消費總開支的角度來看,情況也未許樂觀。去年來自內地的過夜旅客總消費額約為三百三十九億元,絕對數額雖比○二年的高,可是從增長的角度看,該項數據去年錄得的增幅僅為百分之十四,顯然較○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五大幅下降。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旅遊業對本港經濟的貢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統計處在○三年底出版的一份報告內,計算出旅遊業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四。在就業人數方面,也只佔總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三點二。因此,假使香港真的要依賴旅遊業來搞活經濟和創造就業職位,旅遊業就需要有持續而且大幅度的增長。問題是如果連在過往一段時間中增長得最快的國內訪客也出現回落的現象,試問香港又能從哪裏找到一個比得上內地客的新增長點呢?
旅遊業對本港總體經濟貢獻是有限的,不認清這個事實而一味盲目沉醉於想當然的理想世界中,政府難免就會推出一些不對頭的經濟政策,那對本港正在推行中的經濟轉型是毫無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