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3328)近日呈現上市以來罕見的強勢,股價屢創新高,使到認購了股份的投資者笑逐開顏。特別是作為重要股東之一的滙控(005),因為早前入股了交通銀行成為策略性股東,儘管滙控未必會沽出股份套利,但帳面上已賺了不少,成為手上其中一個重要賺錢項目。
昨日已談過本周會有80多隻新窩輪上市,除了那些石油相關股份的窩輪,有兩成以上是交通銀行的窩輪,那麼多新窩輪上市,或多或少與交通銀行股價上升有關。
在02年以前窩輪舊例仍生效之時,所有發行窩輪要預先在市場上配售,然後才可申請上市,因此,發行商要對沖已發行股份,便要在窩輪上市之前先吸納有關股份。這種先吸納股份、再發行窩輪的做法,往往會導致股價急升,特別是一些重要而又是新上市的股份,發行商便會打其主意,鬥快發行窩輪。發行商因要發輪而搶先購入正股,結果容易使股價推高。
在新制度下,窩輪發行商不用先找人承接窩輪才上市,可以先發輪及上市,然後才在市場找買家,那麼原則上他們可以在窩輪上市之後才對沖風險。昨天便有9隻交通銀行窩輪率先上市,而本周還會陸續有來。這些發輪行動很大可能就是交通銀行股價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蜜月期後受考驗
通常新股上市,交易所會要求等待60天以上,才會考慮批准發輪與否。但似乎市場特別喜歡中資銀行股份,例如早年上市的香港中銀(2388),投資回報相對招股價已升近1倍,因此同屬中資大型銀行股的交通銀行受到投資者的喜愛,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在發輪初期,正股價格上升是很平常,但當發輪活動完結後,交行股價還能否維持強勢,就要投資者自己判斷了。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