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至六十歲的香港婦女群體中,超過一半有腰膝痠軟無力和關節肌肉疼痛等不適,這是中醫腎虛症的常見症狀。以下的食療方,可以預防或減輕這些不適:炒烏豆(黑豆)一両,杜仲五錢,淮山五錢,杞子五錢,南棗十枚。
這是之前我推薦過的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食療方;見報後,很多讀者來電或來函詢問其用法,這裏我作公開回覆。
此食療方湯料可為一家四口份量。湯料用水漂洗過後,用六至八碗水煲一至兩個小時即可,或先煲淮山、杞子和南棗,將烏豆和杜仲分別用文火炒香,約十分鐘左右,見到烏豆裂皮,杜仲斷絲,再在杜仲上灑少許鹽水,然後一同加入湯煲中,文火煲一至兩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飲用,不必加肉類。
另外,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減用水或湯料份量。譬如喜歡淡味的,可以稍為減少湯料份量或增加用水;喜歡濃味的,則可以適當增加湯料份量或減少用水,以迎合自己口味。
患病者應先諮詢醫生
食療湯飲用的次數,以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為原則,由每星期至每月一至三次不等。只要身體沒有「熱氣」,如咽喉痛、口苦、眼眵(音雌,俗稱眼屎)多和小便黃等症狀,以及一些急性疾病如傷風感冒和腸胃炎等,一般可以飲用此湯料。如果閣下正患有疾病,就要諮詢醫生能否飲用此湯料。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講師陳潤球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