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自去年中以來已連續9度加息,但該國銀根幾乎完全沒有收緊迹象,借貸成本持續偏低,消費和房屋市道迄今仍然熾熱。
儲局政策失牽引力
根據高盛證券編製的一項指數,聯儲局自去年6月份以來「年中無休」地持續加息,惟其對美國經濟產生的「牽引」效果是至少32年來最弱的。受惠於零息信貸以及按揭利率跌至接近40年低位,消費者正繼續肆意購物和置業。
聯儲局前任理事格拉姆利表示,聯儲局對美國經濟的「牽引」力度在過去13個月以來沒有增加,當局應保持其緊縮貨幣政策。費城聯邦儲備銀行前顧問特雷斯特認為,聯儲局連串加息未能明顯地推高長期按揭利率,也未能拖慢消費開支或冷卻經濟。
高盛證券的金融狀況指數(FinancialconditionIndex)顯示,聯儲局過去13個月以來不懈地加息,上月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推高至3.25厘,惟目前銀根情況與去年6月份比較可謂原地踏步,當時的利率水平僅為1厘。高盛表示,這是至少自1973年以來,美國銀根最鬆的13個月加息周期。
卡耐基梅農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兼聯儲局專家梅爾澤指出,聯儲局實施微調的加息政策(即每次溫和加息0.25厘),反映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防範通脹加劇的同時,不想因加息力度過大影響目前經濟穩健增長和全民就業的局面。梅爾澤說,目前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就業和通脹溫和上升,使聯儲局得以循序漸進地收緊銀根。
聯儲局連續13個月加息後,現時實質利率企於1.25厘,遠低於1995年初當局加息13個月後的3厘。
利率仍低樓市熾熱
分析員指出,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是樓宇按揭等多種信貸的利率參考基準,但有關利率在聯儲局持續加息的同時卻呈下跌,這部份解釋了為甚麼美國短息趨升,美國人的借貸成本仍保持偏低。他們認為,聯儲局加息力度輕微,零售商和銀行卻降低批核借貸和按揭的門檻以增加生意,這也部份解釋了為甚麼當局不斷加息,消費市道和樓市卻仍然熾熱。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今晚議息,結果約於本港時間周三凌晨2時15分公布,預期當局屆時將連續第10度加息0.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