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贏得領匯的終審官司後,籌備領匯重新上市的工作已展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預計在明年3月底之前完成,現時未能確定時間表,其中要考慮避免與今年底前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招股撞期,影響投資者認購。經過去年底的「滑鐵盧」後,他強調,「領匯無takethree」,今次要做到最好。
馬時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去年底領匯籌備上市時,恒指處於14000點水平,反觀近期市況較旺,投資者氣氛好轉,對房地產的看法較樂觀,例如租金攀升,領匯的資產值也水漲船高,他承認一定程度對領匯重新上市有利,但從另一角度而言,息口上升對定價有影響,而且投資房地產信託基金不一定只看資產值,反而多參考現金流,例如租金收入,因此要考慮不同因素。據他所知,領匯正重新進行估值。
談分配:應回饋市民
上次領匯招股前,部份基金單位預留給9個基金的基礎投資者,引起批評,另外市場又關注今次會否再次做到一人一手,剛加入房委會旗下產業分拆出售督導小組的馬時亨指出,有關細節仍未商討,但他認為,應給予市民更多認購的機會,「因為資產屬於市民,應回饋市民,我認為大部份應分配予零售部份及強積金」。至於領匯會否再去美國推介,他指出,雖然美國的監管規例較嚴,做推廣會較麻煩,「但好處是putHongKongonthemap(將香港放入版圖)」,可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形象及曝光。
談賣資產:貿易通上市
近期本港經濟好轉,政府財政改善,馬時亨承認,可減輕政府出售資產的壓力,例如機管局不用急於上市,去年政府向機管局收回60億元的資本後,可謂「一箭雙雕」,除了政府可增加收入,也有利機管局向外舉債,一方面又可推動債市,再加上較早前向政府派息10億元,所以從現金流角度,機管局上市的步伐不用太急。
不過,對於已納入出售計劃的資產,則採取「應做就做」的態度,例如50億元的學生貸款,仍擬在本財政年度內出售,他指該項目較複雜,雖然按揭證券公司已表示興趣,但學生貸款的壞帳較高,又要考慮追收款項的社會民生角度,故處理的難度較高,需要時間。另外,政府已計劃透過今年將貿易通電子貿易公司上市,出售所持的42.5%股權,以當初投資約6200萬元計算,估計上市後政府可套回逾億元,回報應該不俗。
談發債:要繼續努力
政府發債剛滿一周年,馬時亨表示,一年來債券市場的推動已見成績,但路途仍然遙遠,「因為始終是剛剛起步,不能談得上有甚麼成就,一定要繼續努力」。他說,1993至2004年度發行的債券又同時上市,總值約260億元,但04至05年度的12個月,有關金額已達300億元,他指內地企業來港發債的潛力很大,每次拜訪銀行界及內地省市,他都鼓勵內地公司來港發債,「每次去內地推廣都已成為指定動作」。
展望香港經濟,他認為應該向好,但有一些陰雲,例如油價高企,通脹已重回,「小小通脹是好事,但不要太犀利,有時有啲陰雲是好,可以遮吓陰,只要不是日日曬住,藍天有少少白雲是好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