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可遊玩之處極多,老師的姪兒漢納剛繳交了博士論文,頗有餘暇,於是成了我的義務嚮導。這天我們去看以色列國土博物館玻璃館的歷代玻璃工藝展覽。古代未有清澈玻璃的技術,古希臘的酒碗、水盂等小器皿,透明中帶藍帶綠,卻別是玲瓏輕盈;埃及古墓出土的多小瓶小壺,色彩花紋華麗,原是婦女盛香膏眉黛之用。幸好女子自古愛美,否則這些精品就不會存在。
看罷意猶未盡,拉着漢納到博物館的紀念品店去尋介紹畫冊。正張望着,不意漢納碰到店中央的一個陳列矮架,碰撞雖輕微,但那陳列架已搖晃起來,說時遲那時快,陳列着的彩陶鵪鶉竟一、二、三連繼墜下跌碎。不用說,看店的店員就聞聲而至,圍着又錯愕又一臉自疚的漢納,一名女經理自辦公室走出來,二話不說,就嚴厲地要漢納照價賠償。漢納是個高個兒,只因愧疚打碎了人家的東西,就任由她欺負,忙忙掏出錢包來。
我這下按捺不住,上前交涉。「慢着!」我說:「這並非全是我們的錯,你們這個陳列架既不平穩,陳列品又放得那麼不安全,發生了意外,怎能盡怪我們?」她火光起來:「照你說,你們打碎了東西,一個子兒不賠就拍手走掉?」我問她:「那麼你說要我們賠多少?」她說:「我不說!你們自己說應怎辦!」這真是太蠻橫了。雙方有責任的事,理應共商一個合理方法才是。我不理漢納,就跟她辯論起來。最後當然是圓滿結束,她照來價打了個折扣,我們就抱着那三隻破碎程度不一的陶鵪鶉回家了。經漢納精心修補,其中兩隻大致恢復完整,擺在案頭,他十分滿意,我頗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