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項民間調查顯示,在華的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的行賄事件,近十年來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十年間調查的五十萬件腐敗案件中,有六成四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
為擴大在大陸的市場,獲取更多的土地、稅收優惠、更多採購機會和遭遇誠信危機時,在華的跨國公司或外商便頻頻向大陸官員或媒體進行公關活動。
新華社的評論認為,這些所謂的危機公關,是「花錢買太平」,典型的腐敗。據了解,跨國公司在早年進入大陸市場時,大多出於污泥而不染。但隨着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漸漸學會行賄大陸官員的腐敗伎倆。
引起大陸部門注意
如以友誼、鼓勵年輕人深造為幌子,為手握重權的官員子女提供出國條件。操作辦法是跨國公司給國外學校贊助,該學校給官員子女發獎學金,資助官員子女在國外上學、定居。
再者,在銀行業相當普遍的現象,乃部份外資銀行為緩解吸納存款的壓力,常常將一些高官或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領導者的相關親屬,甚至是司機等,高薪聘請為高級管理人員,甚至是副行長之職等。
據悉,在華跨國公司愈演愈烈的行賄現象,已引起大陸有關部門注意。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