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國內對鋼材的需求也持續上升,更多資金相應也投放在鋼鐵行業上。二○○二年,鋼鐵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達七百零四億人民幣,比○一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六。到去年初,投資的勢頭沒有任何紓緩的迹象,僅第一季度便錄得百分之一百零七的增幅。
中央就是因為看到包括鋼鐵在內的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速度過快,有可能令經濟出現過熱,負面地影響經濟的穩定發展,隨後馬上推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目的是在遏制鋼鐵等行業的過度擴張。
踏入○五年,鋼鐵行業的投資增長在宏觀調控的制約下稍為緩和。為進一步鞏固這成果,為防止投資出現反彈,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一份名為《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文件。
全國現時擁有鋼鐵生產企業八百多家,由於產能過度分散,它們大都缺乏規模效益。該文件內的一個中心內容,就是為鋼鐵行業定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的思路是透過兼併和重組,建立具有規模效益的大型鋼材企業。
我認為組建大企業並不能解決目前鋼鐵行業產能分散的問題。鋼鐵企業數目眾多,背後的原因是這些企業多為地方政府所擁有。地方政府眼見近年鋼鐵價格因需求增加而大幅上漲,難免透過各種合法和不合法的手段希望能爭取鋼鐵企業在轄區內落戶,從而起到暢旺轄區經濟的效果,也可為官員爭取政績。去年江蘇的鐵本事件,就是因為地方官要急於項目上馬而不惜違規審批土地作建廠用途所導致的。
因此,僅靠一套兼併與重組的政策來處理產能分散的問題,充其量只能收一時之效。只有從有效地約束地方政府行為的方向着手,才有希望將問題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