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末期負隅頑抗,出動了當時史上最龐大和武器最厲害的戰艦「大和」號,她載着單程燃油向沖繩出發,誓死破釜沉舟一戰,可惜在四五年四月七日,她未及轟轟烈烈作出一番作為,便遭美軍擊沉。
「大和」號神話破滅六十年,但日本人多年來對「大和」號的盲目崇拜沒絲毫改變,先有漫畫家松本零士創作漫畫《宇宙戰艦大和號》,今年又有電影製作人斥資四千多萬港元複製「大和」號,用作戰爭電影《男人們的大和》拍攝場地,日本對軍國主義復辟仍不死心。
逾三千海軍喪生
《男人們的大和》由日本男星反町隆史和中村獅童主演,十二月在日本公映,位於廣島縣尾道市日立造船廠的「大和」號場景,現開放給遊客觀光,在此任解說員的二戰日本海軍航空隊二等兵的岡田陽一,對「大和」號「復活」滿懷感慨。
七十九歲的岡田說,「大和」號最厲害的,是射程達四十二公里、相當於馬拉松距離的九支主炮,「陸上建築物被射中,必定被夷平。主炮直徑達四十六厘米,最大轉向幅度達一百八十度,世界首創。」說得起勁,但他連忙澄清說:「不要誤會,我很愛和平。」
戴着頂受了太平洋戰爭炮火洗禮的海軍軍帽,岡田指日軍當年策略錯誤:「『大和』號本應是世界最強戰艦,但沒獲戰機護送和僅載着單程燃料便駛向沖繩,還沒發揮四成力量便被轟沉,很荒謬。」岡田指,「大和」號的世界最強戰艦神話仍縈繞日本人腦海,不少人對她抱很大幻想。
「大和」號拍攝場地宣傳事務局長小林仁補充,「大和」號沉沒那天,天上雲層很厚,美軍戰機突然從雲層裏鑽出來,近距離將「大和」號殺個措手不及,她徒有遠射程強力主炮也無從反擊。結果,當日艦上逾三千名海軍大部份隨「大和」號,葬身海底,僅二百七十人幸存。
小林又說,「大和」號艦身以無數細小金屬裝甲組成,即使被轟中,也不會嚴重損毀,當時被形容為「不沉戰艦」,但「不沉戰艦」很快便沉沒,諷刺得很。
太平洋戰爭期間,岡田隸屬駐台灣日海軍,沒親眼看過「大和」號,回望六十年前,他坦言仍弄不清是日本發動戰爭,還是被迫加入戰爭,但他說日本還是做了蠢事:「日本政府說,日軍應以日本精神作戰到底,但說到精神,每個國家也有本身精神,不是日本獨有。」
遊客田頭俊紀和小林晃乃都說,電影上映時都會去看,田頭說年輕一代不太清楚「大和」號,因此值得一看,小林表示:「花那麼多錢似乎很荒謬,但有助我了解戰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