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標準」天公地道 - 陶傑

「雙重標準」天公地道 - 陶傑

民主黨的「匯標」事件,被政敵和親中輿論轟擊為「寬以待己,苛於待人」,平時只會指這個高官「以權謀私」,叫那個高官下台,現在,議員涂謹申「漏報」利益有據,「謀私」搵着數有實,也應該辭職。
叫涂謹申辭職,是一種政治報復,民主黨「書生論政」,自設「調查委員會」,也學着政府一樣「加強透明度」而「問責」,自己授政敵與把柄,也是愚不可及。
政治絕不是君子的遊戲,政治是偽君子專玩的買賣。玩政治,帶着小學教師從小教的一套道德價值觀,甚麼誠實、忠恕、恩義,而且真正相信,在政海中一定沒頂。
例如所謂「寬以待己,嚴以待人」,在政治上,用這句話來指摘政敵,是最幼稚和低B的論據。中國的中海油,企圖收購美國的石油企業優尼科,總統布殊冷笑一聲,不必出手,下面的國會和國務院自然百般阻撓,令中方的收購流產。
中海油一再抬高價,以為自由市場,「有錢大晒」,哪知道美國政府說不許就是不許,有錢也沒有用,結果中海油還是要「冚牌離場」。
中海油收購事件,本地華文輿論一致擁護,指這是「市場經濟商業活動」,美方不應阻撓。收購失敗之後,英文《中國日報》也大寫美國自稱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為甚麼卻以政治行政手段,阻撓中海油和優尼科成好事呢?

然而反過來問一問:當年英資大東電訊局出資香港的電話公司,新加坡和澳洲都表示有興趣,最後不是也收購不成,落在本地的華資手上?為甚麼?因為電訊爭屬戰略敏感工業,你以為新加坡和澳洲的電訊企業把收購價抬高到一萬億,中國政府會讓外資染指?
中國有許多民間企業的億萬精英富豪,像上海地產巨子周正毅和新義州特首楊斌,他們如果想一過「國際傳媒大亨癮」,收購美國的《紐約時報》和英國的《經濟學人》周刊,資金多少,英美儘管開口,由中國政府無限量以儲備支持,你猜會不會成功?
中方最近也頒布:禁止外資再染指中國的文化產業如衞星電視「落地權」,證明這個世界「自由市場」之上,還有政治監控,美國身為霸主,當然也一樣。
「寬以待己,嚴以待人」,也就是雙重標準──對自己要求是低的一套,對敵人要求是高的一套,在政治世界中,天公地道。想吃這行飯,就不要像幼稚園兒童一樣,給同學打了一巴掌,動不動就哭喊向老師投訴:「佢蝦我」。「佢蝦你」?蝦你就蝦你,誰叫他長得高大?吹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