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風特攻隊 自殺非自願

神風特攻隊 自殺非自願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已成強弩之末,為極地反撲,日軍成立了「神風特攻隊」,讓機師駕駛載滿炸藥的飛機,撞向美軍艦艇,這種玉石俱焚的自殺式任務,當年被日軍歌頌和美化為武士道精神。然而,前「神風特攻隊」隊員永末千里說,從沒想過為日本天皇捐軀,戰時隊員間更稱他為「天仔」,不敬之意溢於言表。
記者:周文清、黎樹雄日本報道

一九四五年三月,永末千里由千葉縣館山基地被調派到靜岡大井航空隊執行偵察任務,初時他以為會擔任偵察導師,但入隊兩周後,參謀指出美軍軍力強大,日軍幾乎喪失所有航空母艦和戰機,宣布隊員要執行「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任務。
「神風特攻隊」被指是為國家和天皇犧牲,永末雖抱有勇戰決心,但對他和戰友來說,最重要的是家人,其次是朋友,最後才是國家。七十七歲的永末在日本南部福岡市一間酒店內訴說往事:「我惟有對自己說,是為了家人執行『神風特攻隊』任務。」

毫不尊敬日天皇

駕駛的是「白菊」戰機,隨時執行任務的大井「神風特攻隊」,專責東日本城市地區,而派遣到沖繩島作戰的「白菊」戰機,大多從西部德島和高知基地出發。四個月一天一天過去,永末和隊友沒一人奉召出動,到了八月十五日,日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
那四個月很漫長,永末說各人表面上逞強,但內裏擔憂隨時要出動,惟有說笑以圖掩飾和忘記恐懼,當中有隊員虛構匪夷所思的故事,「譬如說有隊員練習連續起飛和降落一百次。」
有年資較淺的隊員自嘲:「我在這裏是新隊員,但要是我先到靖國神社(戰死),我在那兒會變成老隊員,到時你們要為我取餐。」另一人回應說:「別儍了,在靖國神社的都是靈魂,不需要工作的,可盡情任飲啤酒。」
戰爭結束,永末當時的感覺是「如釋重負,但沒甚麼值得慶祝,沒擁抱,沒搭肩頭。」日本戰敗,日本天皇作出是人不是神的宣言,但永末說:「我早知他是人。平民可能奉他為神,但『神風特攻隊』已有戰死準備,我們甚麼也不怕,更不會為他戰死。我們那時閒聊時暗稱他作『天仔』,對他毫不尊敬。」

被命令自殺襲擊

「神風特攻隊」常被指是發揮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的英雄,永末對此嗤之以鼻:「許多人說『神風特攻隊』隊員申請執行自殺式襲擊任務,但大部份人當上『神風特攻隊』是被上司命令,不是出於自願。」
有人將「神風特攻隊」跟現今發動人肉炸彈的恐怖分子相提並論,他直斥這樣比較不公平:「人肉炸彈針對平民,『神風特攻隊』卻永不攻擊平民。反而,人肉炸彈應跟以B-29轟炸機空襲日本城市,以及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美軍比較,因為受害者都是平民。」
慘烈的太平洋戰爭,令永末失去兄長。永末在四四年聖誕節從海軍學校畢業,但翌日載着兄長的船艦,往菲律賓途中遭美軍潛艇發射魚雷擊沉,他兄長也因而戰死。那天,他被分配到千葉縣館山海軍航空隊,被命令「要向美軍潛艇報復。」
戰後,永末當過稅務員,五五年自衞隊成立後加入了航空自衞隊,七七年退休;後來他經營印刷公司,寫了多本有關「神風特攻隊」和太平洋戰爭的書。現時在老家福岡居住的永末,兒孫滿堂,過着幸福的退休生活,回想六十年前,他說:「想不到可以有這樣的人生。」

永末千里(二排左二)入伍前,在鹿兒島航空學校時拍照的團體照。黎樹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