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加上本土及跨國界企業併購活動頻仍,美股腳步卻顯得蹣跚,難道投資者真的不看好前景?
不過,根據高盛於2002年設立,對一眾銀行家及企業行政總裁之調查信心指數(GSCI)顯示,美國企業領袖商業信心,由第2季的40攀升上第3季的76(該指數以50為分辨信心強弱之臨界線),數字超越50,反映過去之悲觀情緒已一掃而空,似有抖擻精神,再戰江湖迹象。
美國企業家之信心改善,其實可以理解。從利率方面來衡量,縱使美國加息周期仍未完結,估計聯儲局會再將短期聯邦利率調高兩至三次,即0.5厘至0.75厘,但似乎4厘是普遍認同之見頂水平,那麼在可預見的情況下,企業掌舵者有數得計,信心當然增強,況且見英國已求仁得仁──冷卻樓市見效後開始減息,還有備受爭議的歐洲央行,上星期雖然按兵不動,但從種種迹象及輿論(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呼籲歐洲減息,國基會則認為遲早要減)看來,亦存在減息機會,意味兩者正為振興經濟作出努力;日本經濟又重現生氣,新興國家亦朝氣勃勃,精明的美國企業領導又豈有不聞到陣味?
全球經濟漸見起色
此外,從經濟數據而言,美國表現當然一枝獨秀,歐洲漸見起色,日本更令人鼓舞,新興國家平均也有不俗之表現,世界經濟形勢似正朝第二春邁進(本欄早前也曾預言美國經濟將逢第二春),在利率預期快將見頂、經濟增長有望維持或加快、通脹基本上受控的環境下,投資信心不加強才怪,瞧瞧企業併購聲音此起彼落,連電訊業也起死回生,還有甚麼值得憂慮?看來又有一番新景象!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