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華爾街被寵壞的一群

國際視野:華爾街被寵壞的一群

華爾街投資銀行僱員薪金一向偏高,故此一眾莘莘學子都以畢業後能進入i-bank工作為發財捷徑而趨之若鶩,若果能爬上梯階到部門主管級,年收入(薪金加花紅)更是天文數字。
根據一項統計數字顯示,過去4年,華爾街大行所付出予員工的花紅多過其收入約70億(美元.下同),光是2004年已佔去40億。高盛去年發放給僱員的薪酬接近100億;另一家大行J.P.摩根,儘管第2季業績未如理想(據聞炒輸),然其間仍支付員工超過40億元薪金,這個4對1(僱員每拿4元、股東僅拿1元)之比例,對股東是否公平,換言之擁有者或出資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在盈利方面,後者分剩的才屬於前者,如此制度是否合理,難免備受爭議,甚至批評。
更令市場嘩然的,是早前上任不久被指弄權而被8大「金剛」(大摩前高層)迫下台的大摩前行政總裁裴熙亮(PhilipPurcell)居然可獲引退費1年薪金加6200萬元的補償。這還未算高潮,最high的是被裴熙亮提拔的年輕(41歲)總裁克勞福特(StephenCrawford),跟着辭職也可獲發3200萬元之酬金,汝道是否諷刺?

下台亦有巨額補償

更諷刺的是在裴熙亮引退消息一出,大摩股價急升1元,其間其他同業大行股價相對下跌;克勞福特之辭職又再升50美仙,兩位「大帝」的離任,大摩市值竟上漲超過10億(相對1億元之補償費,股東除笨有精?),這又作何解釋?難道市場是大摩的仲裁者──認為兩者皆非大摩之理想舵手乎?華爾街的世界,簡直匪夷所思!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