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炎熱高溫下,昨日本港發生至少四宗懷疑中暑事件,導致十一名市民不適,其中九龍城賈炳達道一個派發盂蘭節平安米活動場地,共有逾千名長者冒着接近攝氏三十三度高溫輪候,長者雖已帶備紙扇及雨傘,但其中六名年逾七十歲公公婆婆,最終不敵高溫煎熬懷疑中暑不適暈倒,其中兩人更須送院,幸各人並無大礙,有驚無險。 記者:黎志偉、劉永明、林榮海
對於再發生長者輪候平安米集體不適事故,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鍾劍華博士慨歎:「年年都派平安米,但年年都唔平安!」幸好事件無嚴重傷亡,否則「好心做壞事」,主辦團體於心何忍。他狠批主辦團體並未體恤長者苦況,更無吸取往年教訓,儘管個別機構今年預先派籌,但長者仍不免要清早前來輪候,忍受烈日暴曬。
可彈性不同時段派發
鍾劍華續稱,一直以來主辦團體都選擇於露天球場公開派米,而且必定於下午吉時派發,但他認為若主辦者全心為長者着想,應考慮改變傳統,他又建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可協辦,開放轄下室內運動場供舉辦派米活動。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亦關注派米活動導致長者不適,他指主辦團體可事前安排義工,登門向有需要長者派籌,避免長者長時間輪候,同時派米活動亦可彈性於早上至晚間分段舉行,減少長者於烈日下取米不適機會。
昨日派發慈善平安米團體為東頭村盂蘭勝會,會方於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露天球場派米,該會會長莊沛稱預備派發二千五百份平安米禮包,禮包包括三包共重十公斤白米、膠桶及水壺等物品,大會於早上七時派發領取平安米籌牌,市民憑籌可於下午三時到來領取平安米禮包,警員亦到場維持秩序。
現場消息稱,早在凌晨三時便有長者到來輪候,至清晨時份球場內已聚集逾千名長者,各人「有備而來」攜備木櫈、紙扇及雨傘遮蔭。天文台昨日錄得本港最高氣溫為攝氏三十三度,天氣異常炎熱,在烈日當空加上人多擠迫,先後有四女兩男長者(年齡七十一至八十一歲)因頭暈不適。
排隊領米為「好意頭」
在場救護員趕來救治,除兩名姓黃及姓吳老婦(七十四及八十歲)需要送院,其餘四人經醫治後回家。由於現場輪候人數眾多,大會於早上八時許終止輪候,所有換米籌牌亦於兩小時內派清。居於東頭邨的黎伯自言昨凌晨三時便來排隊,他笑稱並非「等米開飯」,領取平安米純為求得「好意頭」。其間數十名遲來一步長者未獲派籌牌,只好失望離開。
至下午三時,主辦團體正式開始派發平安米,當時逾千名取得籌牌長者早已到場排隊等候,警員亦在場維持秩序,稍後義工分批向輪候長者派發平安米禮包,在場逾千名長者經過大半日輪候過程,終成功換取平安米禮包,各人拿着重甸甸白米,滿心歡喜地回家去。至傍晚時份,大會預備的二千多個平安米禮包亦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