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看到地球周身傷

太空人看到地球周身傷

美國太空總署宣布發現號穿梭機可望安全回航的同時,下周將會發射「火星偵察軌道者」號,總統喬治布殊重申穿梭機將在五年後退役,大家要將眼光放到到其他星體探索的任務。
發現號指揮官科林斯周四說在太空回望地球,發現地球已走了樣──環境廣泛受到破壞,「大氣層好像雞蛋只剩下蛋殼,非常薄」,呼籲世人應好好愛護天然資源,救救地球。從太空也見得到地球受破壞,更加印證了科學家指全球變暖只會造成更大環境災禍的說法。據美國最新一期《PopularScience》雜誌報道,科學家提出了六種方法對付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氣體保護地球的方法。

救地球6種方法
把CO2藏在地下

建造深入地底4000呎鋼管,把CO2加壓至接近液態,透過鋼管泵入地底。這樣CO2既可藏在地底之餘,又能擠出地底的石油。加拿大薩斯喀徹省韋本地區的油田正採用這方法,料2033年地底會注入2500萬噸CO2,相等於680萬架汽車1年排放量。

海洋淨化大氣

科學家發現海洋存在能化解CO2的浮游生物,構想把大量鐵質注入海洋,就能刺激這些生物大量繁殖,減低大氣層CO2。好處是便宜,科學家估計只需1磅鐵質,就能刺激海洋浮游生物分解1萬磅CO2。壞處是可能令海洋生態失衡。

過濾空氣的CO2

在地面建造外形像蚊拍的巨型過濾器,將空氣中的CO2由過濾器隔離處理。過濾器約60米高、50米闊,1年能過濾9萬噸CO2,最快2年後面世。但由於空氣中CO2濃度不高,過濾效果成疑,加上過瀘器耗電量大,間接增加CO2,自相矛盾。

把CO2轉成石頭

科學家發現,只要把CO2加壓加熱,混合觸媒劑(碳酸輕鈉)和蛇紋石或橄欖石,就能引發礦物碳酸化作用,把CO2轉化成石灰石。問題是這種方法,費用過高,把1噸CO2煉成石灰石,至少約需540港元,不符合經濟效益。

加厚雲層反射陽光

製造一艘風力推動的無人駕駛造雲船,自動在熱帶海域遊弋,把海水提煉成「鹽霧」,令水蒸氣更易形成海洋層積雲,只要增加3%的雲,就能解決溫室效應。缺點是鹽霧形成的海洋層積雲不易變成雨雲,減少生態系統水份,可能令世界更缺水。

建太空鏡反射陽光

以直徑只有百萬分之一吋的鋁絲,織成一張密高度網狀太空鏡,放在地球軌道,把部份照射到地球陽光分散,只要能減少1%陽光就能解決溫室效應。但太空鏡面積約需965,000平方公里大,除了天文數字造價,怎樣把它運上太空也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