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首公布每年回報率4.3%

強積金首公布每年回報率4.3%

【本報訊】強積金管理局昨首次公布,自○一年四月至今年三月,本港整體強積金供款額的回報率,在扣除所有行政開支後,每年有百分之四點三;積金局指若計算過去數年的通縮因素,強積金的實質回報更為可觀。積金局又計劃修改法例,以便將來可以靈活地增加投資產品供市民選擇。
積金局行政總監陳唐芷青提醒,百分之四點三的每年回報率只是強積金的整體表現,個別僱員的回報率受所選擇的投資組合影響。目前強積金整體滾存逾一千三百一十億元,每月的供款總額也有二十多億元。

學者:不算太差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認為,該回報率不算太差,但比市場上很多基金的平均回報率低,再加上強積金的投資選擇不多,行政費用高昂,最終未必足夠讓僱員在退休時享用。他以中大員工自組的儲蓄計劃為例,每年回報率也有百分之六。
該局營運總監于海平又透露,海外不斷推出新的投資產品,但有時礙於法例令到受託人未能引入這些產品,因此該局計劃向立法會提出修改強積金條例,授權積金局酌情權以審核及批准受託人加入新產品,增加市民的選擇。另外,積金局在十月起將展開為期半年的教育宣傳,教導市民投資知識。

追回五百萬欠款

該局執行董事李樹榮則說,去年成立兩隊針對大僱主、進行主動調查的特遣隊,一年間已成功追回五百萬欠款,並針對公司董事提出刑事檢控。
不過,他指出,個別無良僱主十分「蠱惑」,安排自己的妻子或媽媽充當公司董事,自己則退居職員工作,卻操控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具體事務。由於法例規定,要成功向公司董事入罪,必須證明該董事是「管控強積金的行政」,所以這類「空殼董事」及幕後的「隱形老闆」,令該局督察要花更長時間及心思追查。不過,在本月一日該局就首次成功令一間素食館的「隱形老闆」入罪,他被法院判罰七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