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打工仔夢想一朝做老闆,不過,一場樓市升浪,卻推使林婷婷(Ada)毅然放棄做老闆娘,轉投地產代理,變回打工一族。「打工唔係做畀老闆睇,係對自己有交代」,她將做代理看成自己的一盤生意,儘管工作性質轉變,拼搏的工作態度卻絲毫沒有變,入行1年營業額竟達300萬元,躋身中原地產新界區營業額頂尖代理第二名。
老闆打本唔使憂
入行前Ada從事出入口生意,雖是老闆娘,但滋味卻未非一般打工仔可想像──寫字樓租金、人工、傳真機、長途電話費……一概要承擔。她經常往內地收取定單,「又驚客人走數,客人亦會為1美金的單價,幫襯第二間公司」,自己屬小本經營,自從內地實施宏觀調控後,她說細公司難與資金雄厚的大公司匹敵,惟有結束營業。
現時做地產代理,她反而更輕鬆,「公司提供晒資源畀你,好似打本畀你做(生意),唔使擔心冇錢出糧畀夥計」。雖試過一日工作超過12小時,又試過為一宗交易,嚴冬下在紅磡海邊捱3小時北風,游說買家簽約,最終雖失敗而回,但今日做代理吃的苦頭,反不及當老闆的多。
與傳統中國人一樣,她認為買樓可保值。年幼時家裏環境較擠迫,一直想有更大的居住空間,98年她買入青衣盈翠半島1期近1000方呎的樓花,圓了置業夢。她由樓花開始供樓,高峯期月供2.8萬元,現時回想起來只覺「當時真蠢,供樓花」。該單位她自住4年,現時轉為出租。
睇好東涌棄舊區
原以為Ada會繼續樓換樓,愈住愈大,豈料她說:「做代理時間太長,回家都是瞓,要咁大(間屋)做乜」,現時在同區和姊姊一齊住幾百呎單位,反璞歸真。問她有甚麼遠大理想,直言「沒有,我為人實際……𢱑銀算不算?」似乎做個包租婆已心滿意足。
當上代理後,在上司協助下,Ada學曉促銷的技巧,年初便促成一宗「即睇即買」的青衣藍澄灣買賣。她說當時發展商設樓價5%首期,餘款2年後清付計劃,隨即重點推介,結果客人與朋友參觀後,即日買入3個單位,總值700萬元,「𠵱家嗰3個單位都租出,個客淨袋租金」,她沾沾自喜地說。
去年5月底取得牌照後,她駐守柴灣區,由於該區舊樓多、銀碼細,一般成交僅60萬至70萬元,最大宗是新翠花園的230萬元。
因此去年10月她轉投東涌,首個星期已開單,促成藍天海岸一宗250萬元成交。今年初還替上市公司促成葵涌永得利廣場的3000萬交易,是她入行後代表作。至今她促成50多宗交易,東涌佔五分三,又以映灣園佔多。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東涌私樓買賣1649宗,創該區歷史新高。
之九完結篇
記者 湯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