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是風雅的點綴,是以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的對聯千條萬條。不過,由於對聯有其嚴格的格律及「咬文嚼字」的特性,因而內地許多名勝或公園都出現了「問題聯」,甚至因片言隻字而觸發文字官司。
南京夫子廟的「問題聯」特別多,在桃葉渡的水泥牌坊上有一聯:「細柳夾岸生,桃花渡口紅」。專家認為,「岸」與「口」皆仄聲,失對;「生」與「紅」皆平聲,失對,同時又平起平收違反了仄起平收的常規。
此外,夫子廟樂思亭有一副聯:「大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傷心千古,秦淮一片煙月。」更被斥為「根本不是對聯」,而是元代詞人薩都刺的詞句,構不成對聯,是副假楹聯。
另方面,青島市楹聯學會在○二年舉辦的「國慶、中秋雙節有獎徵聯活動」中,獲得三等獎的作品「新世紀中秋逢國慶,九州一日樂雙節,同賞玉兔;大喜訊華夏迎奧運,兩岸億民盼一統,共奪金牌」在報章刊登時,「億民」被學會改為「同胞」,作者因而狀告青島市楹聯學會,法院最後判決學會向作者道歉之餘,還要在報章上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