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的愛 - 李牧童

化學的愛 - 李牧童

昨日談論過,當我們墮入愛河,身體會分泌多種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費洛蒙(pheromone)的成份,與安非他命(Amphetamine)有相似的地方,可稱為一種天然興奮劑。戀愛令人振奮及充滿幻想,從生物化學的角度分析,原因正在於此。
費洛蒙俗稱愛情荷爾蒙,當遇上心儀的對象,它的產量便會急劇攀升,教我們情緒亢奮,神魂顛倒。費洛蒙同時亦會刺激腦部分泌大量多巴胺,讓我們沉醉於旖旎的幻想當中,世界驟然變得美好。

無奈,當一段情侶關係維持得久了,愛情物質的分泌無可避免下降。對着情人,我們再不會心跳加速,再沒有見少一秒都空虛的窩心感覺。成熟的人們知道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知道愛情的轉化是必然發展;可是亦有不少人高呼只想追求轟烈的愛情,即使如花火短暫。
不能忍受愛情歸於平淡、貪圖刺激的戀愛動物,很容易會見異思遷,希望尋回新戀情曾經帶來的心跳感覺。若情況嚴重,我們將被費洛蒙支配,猶如吸毒者或酗酒者,分別只是令我們上癮的,不是被禁戒的毒品和酒精,而是被傳頌的戀愛。「我不過在追尋真愛,當真命天子出現,我自然會停下來。」濫交的情人以偉大的言詞替自己辯護,說穿了,他們在尋覓的其實不是一個人,是四種化學物質。
把原來只屬於愛情附加物的興奮和刺激感,當成了是談情說愛的目標,本末倒置。在看文章的你,不會也是一直在跟化學物質談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