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地球軌道上充滿棄置人造衞星等太空垃圾,對太空船及運行中的人造衞星構成威脅,中文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楊育彬研發出一套太空垃圾位置監測系統,為他贏得全國航天科技比賽「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三等獎,他希望該項系統可用於協助下一次中國人征空計劃。
避開太空垃圾
在中大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做研究的楊育彬,利用天文光學探測方法,獲得太空觀測CCD圖像序列,再用電腦軟件分析在太空中的碎片以及背景恒星等空間目標,進行自動識別和追蹤,建立追蹤數據庫。
他利用數據發展出識別、追蹤、監測太空碎片與預警技術,用處是避免碎片與人造衞星和太空船等航天器發生碰撞,又保障碎片隕落地球時不會危及人類安全。他警告說:「穿梭機及人造衞星發射時速度很快,一粒小藥片大小(太空垃圾)已可破壞它們。」該比賽的一等及二等獎分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士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