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旅 - 吳靄儀

以色列之旅 - 吳靄儀

從倫敦到以色列,飛行時間是五小時,兩小時的時差,我抵埗時正是晨曦。此行主要為探望老師和師母,順便一遊這塊歷史古遠的政治紛爭之地。
老師的房子在海濱希斯利亞住宅區,這一帶多是外交人員的住宅,林蔭夾道,十分清靜。老師的房子是兩層高的獨立樓房,有花園圍繞,細看不少是我自兒時熟悉的花木:花徑一旁的一株是石榴樹,嬝娜的枝葉,纍纍結着三四十個碩大的石榴,花圃裏有魚尾菊、松竹牡丹、玫瑰、百日紅,傍着籬笆的是大紅花,還有高大的夾竹桃,粉紅的花朵開得燦爛,十足的熱帶風情。細看後園石牆上攀着的仙人掌類綠莖,原來卻是曇花,雖然品種跟我以前家的不同。只有帶銀灰綠葉的橄欖樹透露了消息:這是地中海的沿岸,是歐洲與中東文化歷史的交萃,不是香港沿海郊區。

老師和師母都是畢生做學問的人,屋裏書架滿壁,看熟了的舊書、學術期刊、美術畫冊盈架;白粉牆上掛滿畫,師母和老師姊妹朋輩中多畫家,他們又愛美術,自旅遊帶回來的甚至有張大千的山水複印本,一律不拘商業價值排列,讓人眼睛到處有可觀賞的圖像。每間居室都有大玻璃窗,於是繞屋的綠意都成為室內的一部份。石磚地、棉織地毯、早用得舒適的家具;屋外地台幾隻貓悠然卧看風景──這樣的房子,教人感到賓至如歸。
但政治紛爭同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公路上來往的車輛,有的飄着天藍絲帶,有的飄着橙紅絲帶,那是分別代表支持和反對政府執行猶太居民撤出加沙的政策。穩定和爭議就是這樣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