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嚴加追查 港未禁進口<br>8噸川豬臘腸下落未明

廣州嚴加追查 港未禁進口
8噸川豬臘腸下落未明

【本報訊】內地廣州工商局正趕緊追查八噸由四川疫區豬肉製成的臘腸下落,防止市民購買,本港雖已沒有入口四川凍豬肉,卻無禁止四川豬肉製品如臘腸、臘肉及急凍豬肉腸進口。食物環境衞生署強調,進口臘腸須經內地部門檢驗證明衞生;但感染及傳染病專家認為,所有未熟的豬肉製品都有傳染豬鏈球菌風險,目前不應讓這些產品入口。 記者:蔡朗清、梁洵瑜、黃嘉寶

本港在上周四宣布內地停止四川凍豬肉輸港,但原來四川臘腸、臘肉及凍豬肉臘等豬肉製品仍可輸港。食環署發言人強調,進口豬肉產品如臘腸,須經過國內出入檢驗檢疫局檢驗,證明合乎衞生才可輸港。對於廣州發現八噸由疫區豬肉製成的臘腸流入珠江三角洲,食環署重申若經正常途徑,相信該些臘腸無法入口本港。
食品業人士昨日指出,現在不是食臘腸的旺季,所以應該不會入口太多臘腸,入口的臘腸主要來自中國廣東,很少來自四川。
食品委員會副會長李歡稱,內地輸港臘腸主要來自江門、東莞等地,製法是將切碎的豬肉灌腸風乾,適合港人的口味,「四川嘅臘腸係用焗爐焗乾,加添嘅調味料亦唔啱港人啲口味。」

多自由行客購貨

位於深水埗的一家海味店職員李先生聲稱,內地臘腸主要由江門入口,他並無輸入四川臘腸,而其售賣的臘腸屬本地製造。
有業內人士透露,內地主要採用冰鮮豬肉製造臘腸,部份外銷香港;另有本港俗稱山寨廠的食品加工場,也是使用冰鮮豬肉製臘腸,再交給酒樓食肆售賣。該等冷鮮豬肉臘腸售價,較新鮮肉臘腸便宜近半,每斤約五十多元。
榮華餅家有限公司經理李應權說,該公司自設工廠製造臘腸,餡料則選上水屠房檢疫的新鮮豬肉,價錢相對較貴,「𠵱家啲人講求衞生安全,寧願選購貴啲嘅臘腸。」近日四川疫情不但未有影響臘腸生意,反而多了自由行旅客購買而令銷量微升。
部份市民以為購買的臘腸已熟是錯誤的,其實臘腸製法是把豬肉分肥及瘦肉切粒,加入醃料後灌入腸衣,在日照下風乾數天即成,豬肉仍是生的,須放入雪櫃。

應禁止疫區產品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認為,凡是未熟的豬肉都有傳染豬鏈球菌風險,雖然凍豬肉腸、臘腸臘肉等經風乾及用鹽醃製,細菌滋生機率不大,但豬肉仍是未熟,所以他認為當局在預防傳染病措施上應採禁止疫區未熟的豬肉產品入口。
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在農場牌照上加入新條款,要求豬農要適當處理豬屍。該署獸醫師陳詩寧昨日巡視元朗一個豬場後稱,署方會書面通知豬農處理豬屍方法,包括要先消毒、包裹豬屍才放置收集站,如發現豬農不按指示處理會嚴厲執法,吊銷豬場牌照。
飼養了五千隻豬農陳建業強調,處理四十公斤以下小豬並無困難,若逾二百公斤的母豬則存在困難,要求署方協助,但該署重申豬場為商業營運,農友應自行處理。

雖然四川豬鏈球菌疫情緊張,但並未影響北京販商將豬肉出售。 路透社

長春市工人在工場內為香腸加工。

有香港臘味商販表示,臘腸於本港工場製造,品質受到保證。 張家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