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雖然出現回吐,但股份表現絲毫沒有轉弱的迹象,長和系及恒地(012)都創出新高,太古A(019)更加令人歎為觀止,可以如此這般拋離太古B(087),間接反映追貨者仍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
國企情況也是一式一樣,重磅股下跌,落後股則飛沙走石。市況仍然甚強,昨日的走勢只是一個不成氣候的短期調整,暫時仍未宜看得太差,策略還是順勢而行。
寫股票掣肘甚多,惟有主力談手上沒有的股票。東方海外(316)即將公布中期業績,昨日上升逾5%,和上一次高位相比,距離只得4%,早前周期到頂之說殺聲震天,臨近業績還是照炒如儀,這隻股票已經幾次反映市場這樣的性格,太過長遠的周期,對股價短期表現根本影響不大,這一點值得存記。上得山多終遇虎,隨着時間流逝,供求失衡現象逐漸解決,上述這一招一定有一天出事,不過最後一次的失手,就當是獲利回吐。
入市前先計風險
沒有東方海外,是因為覺得其他類似的股票更可取,引伸出另一個教訓。炒股票心理上始終傾向龍頭,無論跟尾的二線股基本條件上如何更加可取,投資者入市的決定,最大的左右因素,其實是風險取向。如果一心只是投機,現在的環境,先炒一轉東方海外再炒其他仍不遲。
不是過不了自己一關,只是習慣先向下望,預算了風險才入市,一定是先揀認為最吸引最安全的股份,而忽略了動力的重要性。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優點或缺點,揀選了合適自己的一套,心安理得便可以,何況急於求成,往往帶來反效果。
昨日收到幾通電話和電郵,令自己頗有感觸,首先是一位素未謀面的讀者的支持,身份對調,筆者也沒有那份誠意,繼而是另外一位行內後輩自願的幫忙,最後還有一位朋友,為了帶給筆者一個美麗的誤會而致歉。其實人間有情,不用太計較短期的得失,善用及珍惜手上擁有的資源,比刻意強求更加重要,所以不用介懷。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