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拆走發現號凸出物

太空人拆走發現號凸出物

美國穿梭機發現號上的太空人魯賓遜,在本港時間昨日下午四時四十八分第三趟走出機艙,展開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太空維修穿梭機的創舉,成功拆除機腹兩塊凸出的填補物料。賓遜從容地說:「雖然任務十分棘手,但我認為只是小菜一碟!」

發現號機身表面沒有裝置來確保太空人不會飄走,魯賓遜要綁在國際太空站約十二米長的機械臂末端,由機械臂將他帶到發現號機腹近機鼻處進行維修,雖然他信心爆棚,但要在太空每秒移動八公里的無重狀態下,拔走兩塊凸出一點五厘米和二點四厘米的填補物料,難度儼如複雜的外科手術。

身體不能接觸機身

肩負重任的魯賓遜說:「我絕對不會使勁猛拉,會先用手溫柔地拉一下,不成功的話,我會用鉗子再輕輕地拉,如果都不成功,才會出動鋸子。」太空總署要求他在九十分鐘的維修過程中,務必要跟機身保持至少約三十厘米的距離,避免身體和工具會刮損穿梭機的隔熱瓦。魯賓遜順利完成維修後,發現號的太空漫步任務就會結束。
三十五年前,阿波羅十三太空船在太空發生氫氧燃料缸外洩時,太空總署工程師曾考慮過這種緊急維修技術,結果最後在發現號上率先使用,但風險極大。太空人托馬斯承認機組人員瀰漫緊張情緒:「我們確有部份人不安。」發現號指揮官科林斯大派定心丸穩住軍心,強調維修「會令穿梭機回航時更加安全。」

機組人員情緒緊張

太空總署擔心,凸出的填補物料令發現號在重返大氣層時,加劇機底跟空氣的摩擦,令隔熱瓦的溫度增加一至三成,熾熱的空氣可能會隨縫隙燒穿機殼,並滲入機艙,釀成機毀人亡的災難,所以不得不派人冒險搶修。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空總署正研究發現號駕駛艙玻璃窗附近,一塊相信是升空時被碎片擊中後鬆脫的隔熱板,穿梭機任務總監黑爾表示,地面工作人員會用四十八小時研究這塊隔熱板,會否在重返大氣層時掉落擊中機身,必要時可能要再安排太空人在太空維修。
美國有線廣播公司/新華社/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紐約時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