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的帶領下,恒生銀行(011)日前公布採用新會計制度後的首個中期業績,表現較市場預期優勝,雖然當中包括了一筆7.29億的物業重估收益,但如果與04年7億的回撥相互抵銷後,恒生銀行今次中期業績的表現其實亦是十分理想。
事實上,隨着利息持續上升,恒生的前景仍是值得投資者看好,尤其是今次中期業績未有完全反映同業拆息回升至正常水平的利好因素。當拆息上升時,恒生、滙豐、中銀及渣打這些存戶較多的銀行,由於彈藥充裕,所以有資金拆借予二、三線銀行,這些拆借活動的經營成本較低,利潤亦會較為豐厚。
當然,除了同業拆借的業務外,恒生銀行其他業務前景的確欠缺穩定性,譬如企業、投資及資本市場等業務的收益,便因孳息率走勢平坦而變得呆滯,收入未如理想,而這些業務下半年能否出現突破,很視乎金融市場的變化而定。不過,由於預期全球息率在下半年會轉趨平穩,其中美國聯儲局很大機會在下半年會終止加息周期,故此,恒生財資部下半年的表現可望得到改善。
物業重估變數大
雖然息差會否進一步擴闊,又或者上述金融市場走勢等欠明朗因素,令恒生銀行下半年的盈利表現前景變得模糊,但恒生銀行剛公布的業績中,中國業務的表現實在令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內地興業銀行為恒生帶來1.9億元的收益,而恒生本身在內地的貸款業務增長亦達21.3%至90億元,都反映了內地業務可望成為恒生銀行日後的盈利增長動力。
上面提到,物業重估非如一些人士所理解般成為主要盈利來源,但我亦不得不承認,新的會計制度將會令恒生銀行的業績變得較為波動──當地產市道理想時,其業績表現亦會變得理想,因為物業估值可成為盈利增長的動力;但如果地產市道欠佳,樓價隨經濟回落時,恒生業績倒退的速度亦會加快。情況就和銀行過去會受呆壞帳撥備所影響相若,這無疑影響銀行的盈利穩定性,現在還要加上物業的重估,無論是恒生或是其他銀行,日後盈利出現波動似乎在所難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