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地鐵(066)公布半年業績,盈利大增1.2倍,當晚,總裁周松崗大會群英,擺慶功宴,當天下午,我忙得一頭煙,也沒有留意到地鐵的業績,晚上到會,才見到人人向周總裁道賀。
當晚吃了地鐵一餐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收音機裏盡是要求地鐵減價的聲音,人人眾口一詞:地鐵賺大錢,應該減票價以回饋市民。
回歸以來,地鐵的票價不加不減,有人說長達8年不加價,已是很不錯。也有人說,過去8年中的6年,香港處於經濟衰退期,出現通縮,但地鐵不減價,太不應該。三年前,廖秀冬一上台,就說地鐵應該減價,現在,曾特首正努力地爭取民意,會不會迫地鐵向全港市民派發大禮物?地鐵的大股東就是政府,若曾特首說減價,地鐵管理層不再反對。唉!這一次地鐵的特好盈利,只會為地鐵帶來減價的壓力。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地鐵車費收入與去年同時期比較,僅上升4%,若減價4%,一般市民不一定會滿意。若減價超過4%,地鐵的車費收入就倒退了,得靠地產收入來維持。但是地鐵手上的土地畢竟有限,賣一件少一件,能不能長期靠土地賺錢是未知數,還有,去年所謂的半年利潤大增的14億中,其中10億只是紙上遊戲,是重估資產得來的增值,這是新的會計標準規定的,這特殊收益10億明年還會再現嗎?可是,多少立法會議員能明白地鐵今年利潤超標的真正原因?
我算過,如地鐵僅依靠車費收入來維持,扣除開支與折舊,去年上半年是虧損2億。
今年3月初,我推介過地鐵這隻股,隨後,地鐵股價節節上升,前日雖然公布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因為股價已連升多月,相信已反映了地鐵「即將有好業績」公布的預期,因此,現在我反而會擔心地鐵股價會出現套利求售的壓力。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