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臭味中人欲嘔,惡臭主要來自有機垃圾被覆蓋後,在分解過程中的化學反應而產生多種對人有害的氣體,當中包括致命的沼氣。有學者指出,六月份雨量較多,可能沖走覆蓋在垃圾上的泥土,令垃圾外露發出臭味,若吹東南風,便有可能把將軍澳堆填區發出的臭味吹至住宅區。
地球之友助理總幹事劉祉鋒指出,由於堆填區一般位於空曠地方,加上距離人煙稠密地區一段距離,故堆填區釋出的有害氣體,經稀釋後應該不會對人體有嚴重影響,然而在堆填區工作的人,卻可能吸入過量廢氣而失去知覺缺氧死亡,他指將軍澳堆填區被投訴傳出惡臭,可能與近日連場大雨,沖走覆蓋在垃圾上的泥土令垃圾外露有關,「如果傳出好濃烈臭味,可能同處理垃圾步驟出問題有關。」
「惟有少啲出街」
根據天文台紀錄,本年六月錄得雨量近九百毫米,較正常高出逾一倍。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指出,大雨沖走泥土,垃圾分解過程中釋出的氣味便隨風四散,以將軍澳堆填區的位置估計,若吹東南風,腐爛垃圾產生的「酸酸餿餿」氣味便會直接侵襲住宅區,他說有居民嗅到臭味後感到不適,顯示氣體中可能有刺激呼吸道的物質,「惟有閂窗同少啲出街。」
被居民投訴的將軍澳堆填區,位於將軍澳大赤沙,總面積達一百公頃,於九四年九月運作,目前每日接收廢物約八千四百公噸,即約一千七百車次,總容量為四千三百萬萬公噸。環保署估計堆填區至二○一二年會飽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