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會計準則的影響力,首次在藍籌股業績中顯現。地鐵公司(066)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由於採納有關重估投資物業組合的新準則,將重估後盈餘10.15億元入帳,令其半年純利急升1.22倍,至26億元。不過,若撇除該因素,純利也升50.81%,主要來自物業發展利潤及非車務收入各增長三成。
【本報訊】雖然中期純利為歷年最高,但地鐵無意調整票價。行政總裁周松崗在業績報告中表示,上月開始取消「十送一」車票優惠,是因為經濟已好轉,暗示不會再減票價。對於其他交通工具表示有加價壓力,他指出,目前無計劃調高票價,公司會透過加強非車務收入,令票價可保持平穩。至於政府擬實施的可加可減機制,他指只適用於巴士公司,地鐵票價機制是兩鐵合併的商討範疇。
中期息每股$0.14
地鐵中期息維持0.14元,可選擇以股代息。大股東香港政府已同意延長以股代息安排至截至06年底的財政年度,以確保地鐵以現金派發的股息佔派息總額不超過50%。
地鐵業績的增長動力,仍來自物業發展,上半年入帳的利潤達15.2億元,增長31.83%,其中66%來自遞延收益入帳,包括奧運站第三期、東涌站第一期酒店部份、藍天海岸及映灣園;22%來自攤分資產,主要是接收坑口站的「連理街」商場;12%來自出售待售物業分帳,包括蔚藍灣畔、維港灣及擎天半島剩餘單位。
物業發展獲利15億
上半年地鐵的車站商務及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0.22%至7.54億元,其中電訊服務收入增長76.3%至2.01億元,主要由於一間電訊服務營運商提前終止合約而支付一次性補償,賠款達數千萬元,這個非經常項目,也令其鐵路及相關業務繼96年後首次錄得盈利,賺500萬元。該公司預計,年底前乘客可以在地鐵全線使用3G服務。
地鐵的租務及管業收入上半年增長19.74%至6.43億元,其中租金收入增加20.4%至5.79億元。期內續約租金的水平較先前租金平均高出12%。物業管理業務收入上升15.1%至6100萬元。地鐵物業總監何恒光表示,下半年旗下商場租金加幅料與上半年相若。
上半年地鐵應佔八達通的稅前盈利2900萬元,增長45%,截至6月底八達通卡流通量1240萬張,較去年底增加5.08%,每日平均交易增至6310萬元。
八達通卡達1240萬張
海外業務方面,地鐵夥拍英國大東北鐵路公司(GNER)競投英國肯特郡鐵路的專營服務合約,已於上周入標,地鐵佔股29%,競投開支達1000萬元。
下半年增長料放緩
展望下半年,周松崗對香港經濟審慎樂觀,相信對地鐵業務有利,但增長或會放緩,因為去年下半年的基數較高。對於公司股價續創新高,他認為對兩鐵合併的影響不大,因為合併的原則是所有條款要對各方有利,才可進行,現時與政府的商討仍然繼續。他又不認為特首曾蔭權上場,會影響兩鐵合併進度,因為他之前擔任政務司司長,了解談判進展。
至於人民幣升值,地鐵財務總監梁國權指出,由於地鐵的深圳及北京項目,均以人民幣借貸,收入同為人民幣,故升值的影響不大。
新會計準則令物業增值十億
由於新會計準則要求公司每年須重估旗下投資物業的市值,並須將變動反映在損益帳,因此對擁有較多投資物業的上市公司,影響較大。以地鐵為例,其投資物業主要為旗下商場及中環國金二期部份物業,隨着過去1年地產市道好轉,其投資物業組合帳面增值的10.15億元,須作為盈利入帳。
地鐵是聘請戴德梁行作重估工作。除了投資物業外,新會計準則也影響業績其他範疇,例如上半年地鐵員工薪酬及相關開支減少4.39%至7.4億元,是因為以往這部份是包括員工為路軌維修及保養的支出,但新準則下,有關路軌資產的維修保養,會以折舊記入損益表,調整後會令利潤增加約100萬元。
另外,新準則要求將衍生工具按市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令地鐵上半年利潤增加約2900萬元。
帳面利潤無關業務
不過,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強調,有關改變只是會計上的處理,對公司現金流量及業務實質表現並無影響。
地鐵又因應將新會計準則的影響,為04年業績進行調整,新制下去年盈利會增加20.47億元,達65.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