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共交通機構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已呼之欲出,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昨天表示,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高官上周與他會晤討論該機制,該高官透露當局會在十月,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後,公布專利巴士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根據機制巴士公司必須先減價,而傾談後他個人理解減幅會在5%至10%之間,明年初正式實施。 記者:許偉賢、呂焯均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昨天透露,上周曾與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高官會面,獲悉當局會在十月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後,推出公共交通機構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預料當局屆時會公開計算公共交通車費升降的指標,包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工資變動、巴士營運成本變化等。
同時,按新機制,九巴、城巴及新巴都必須根據過去幾年通縮,先把車費向下調,而調整幅度也會一起公布。而傾談後他個人理解減幅會在5%至10%之間。
加價要顧及市民負擔
陳偉業建議,可加可減機制應為交通機構加價設定上限,而引入機制後的首次票價下調,減幅不可低過百分之五。政府釐定加幅時,不但要考慮物價的變動,並要顧及市民的負擔能力。
他又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官員與他想法相近,認為長途車費減幅應更大,相信有關建議落實機會極大。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與專利巴士公司商談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現已進入尾聲,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官員近期也陸續約晤各政黨及立法會議員,為可加可減機制的一些細節問題,諮詢政黨及議員,以免將來制訂最後的方案,不獲他們接受,令機制無法實施。
消息人士特別提到,有關機制實施時,巴士公司因應過去幾年通縮累積已達雙位數字,必須先行減價,但減幅應扣除過去幾年巴士公司所提供優惠的開支,故此減幅可能是單位數字。
新機制暫未引入兩鐵
消息人士並稱,新機制方案將會在十月或之後公布,如果巴士公司順利接受方案,可望在明年初實施。但若巴士公司不接受,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也會在巴士公司的專利協議屆滿續約時,將之強制加入協議內。
消息人士又透露,由於新巴的專利協議明年到期,故新巴會最先納入協議內,而九巴專營權在兩年後才到期,實施時間會較遲;城巴則已續約,因而會最後處理。由於政府與兩鐵仍在研究兩鐵合併,故暫時不會把新機制引入兩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