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川疫情來勢洶洶,港府昨日終「踏出一小步」,決定將市民感染豬鏈球菌個案列為法定呈報疾病,並推出加強巡查豬場及監管棄置死豬等措施。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堅持,本港爆發疫潮的風險不高,但若內地疫情蔓延,會考慮禁止活豬入口;他強調政府至今處理方法恰當,只承認早期跟公眾溝通不足,對政府而言是一次教訓。 記者:張嘉雯、陳沛敏
衞生署署長林秉恩昨在記者會上表示,經本港專家滙報內地調查所得,相信四川疫情主要由豬鏈球菌引起,經前日深思熟慮,決定列為法定呈報疾病,以助掌握本港情況。他提醒所有醫生遇到懷疑個案時,須通報衞生署。患者有輕微病徵及曾接觸豬肉已可呈報,毋須待化驗結果確認,稍後會由專家提供指引。根據外國經驗,若不列為法定強制呈報的疾病,一般呈報率只有一成。
亂棄豬屍可釘牌
同時,豬農必須妥善處理死豬,按照承辦商收集時間棄置豬屍,否則可能被吊銷牌照。食物環境衞生署又會加強抽查內地來港的肉類及副產品;海關則會加強打擊走私豬。周一嶽呼籲巿民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豬肉,亦不應帶肉類返港。
周一嶽其後會見傳媒時承認,「傳染病係唔係睇省界嘅。」因此當局會留意,每日共有超過五千頭豬輸港的內地十一個省分的豬場,每天跟對方通電話;同時會注視每日供應一千頭活豬到屠場的本地豬場狀況。
港府已為內地疫情一旦升級,例如蔓延至其他省分,作出部署,包括考慮禁止內地活豬輸港。
對於被指處理今次事件政府反應被動,是否有可改善的地方時,周一嶽自言「每次做完嘢都會反省」,事後看來即使政府「無做錯」,但早期跟公眾的溝通和解釋不足,對政府整體來說是一次教訓。
對於公眾要求港府禁止四川豬肉進口,周一嶽聲言,在考慮禁止四川豬肉進口等問題上,與處理越南和泰國的禽流感、美國瘋牛症準則一樣,都需要依據國際規例行事,否則在沒有充份理據下貿然禁止進口會「好危險」;而其實政府已經沒有簽發來自四川豬肉的進口紙,「技術上」已等同禁止進口。
「要睇清楚先做」
周一嶽強調「唔介意主動做」,但需要充足的理據及統一的標準,因為「香港誠信好緊要」,「急嘅時候要急做,唔急嘅時候要睇清楚先做。」至於特首曾蔭權的角色,局長指特首關注事件,上周一他與國家質檢總局商討後,也跟特首滙報了進展,但「決定係由我哋做決定。」
周一嶽表示,一國兩制下本港的公共衞生政策完全自主,毋須請示中央,但須跟內地溝通。不過,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港府在決定進口糧食一事上沒有自主權,須先與中央商討,有足夠科學數據才可禁止糧食進口,與內地省巿有權決定是否容許食物進口情況不同。
對於不回收四川急凍豬肉,食環署署長梁永立表示,不清楚已售出的四川豬肉數量,但「同國家檢疫局有聯繫,有睇過有份出口去香港嘅加工場,無疫情出現,運嚟香港嘅豬肉安全。」
跟進穗禁運川雞
另外,由於兩成半的豬隻喉嚨均有豬鏈球菌,因此現在抽驗的主要是內地豬隻服食抗生素等有否異常情況,過去一、兩年只驗出一至兩批豬隻超標,而今年至今的進口豬隻死亡率與去年同期相若,約為百分之零點一三。至於廣州連四川雞隻都一併禁止進口,周一嶽表示正了解情況。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過去兩年共檢控了十七宗市民亂棄置動物屍體個案,但最近一周加強檢控後,則有三宗檢控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