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金庫 - 李登

扒金庫 - 李登

不管甚麼運動玩意兒,只要變化多端就夠意思,難怪足球籃球迷人。叫人悶出鳥來的,我想該是滾木球戲、保齡球、電子遊戲、pachinko。
滾木球戲就是lawnbowling。香港人捉狹,看見木球場的洋人在打球,便說是「睇鬼佬碌嘢」。愛打木球的人我發覺多是上了年紀的,體力智力衰退,玩這個慢吞吞像慢動作重播般的玩意,正好合適不過。

某甲愛打的倒是保齡,把球甩出去那會子,姿態美妙,只是這運動單調得像一碗淡而無味的白粥。更單調又無聊的是電子遊戲。那天在地鐵上瞧見一個中年呆鳥,不歇在手機上按掣,埋頭埋腦卻玩得有滋有味。那副形相,不就是隻飽得撐的法國笨鵝?
叫我想不透的還是,日本幹麼有那麼多的pachinko(扒金庫)迷。這玩藝源自美國底特律,一九二○年由大阪商人把這種遊戲機引進日本。趕巧日本人在戰後身心疲累,一下子便迷上它。千葉縣君津市竟有個母親,一天從早上十點半到晚上七點都呆在扒金庫店,把一歲和兩歲的兩個兒女丟在汽車裏。結果他們因一氧化碳和高溫而中毒悶死。
我問某甲除了保齡,最愛甚麼運動。「男人都愛玩的pocketpool,那肯定不單調吧。」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