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醫藥:中西藥配合得宜能增療效

認識中醫藥:中西藥配合得宜能增療效

常聽到病人問:「我的中藥可以和西藥一起服用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了解中西藥單獨和合用時的種種情況。
中藥、西藥各自的單用和合用是根據中藥、西藥各自的用藥規律和配伍(不同藥物的配用)原則進行的,它們在中醫學中叫做中藥「七情和合(七種用藥和配伍規律)」和「君臣佐使(組方原則)」,在西醫學中叫做「藥物相互作用」。中西藥都有各自的配伍用藥禁忌,中醫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如甘遂不能與甘草配用,西藥也有配伍禁忌。一般情況下,合格的中醫師和中藥師的處方調劑是安全的。
中藥與西藥合用,早在上世紀初中國中西醫彙通派的名家張錫純就將中藥石膏與西藥阿司匹林合用治療高熱,之後眾多中西醫藥學家對中西藥合用的各種情況進行過觀察和研究,簡單來說,一種為中西藥合用可以增強療效或減少毒副反應,另外一種為中西藥合用可能降低療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可降毒副反應

許多中西藥合用後,協同增強療效,如青蒿素治療瘧疾有速效低毒的特點,但近期復發率較高。降低西藥的毒副反應方面,如甘草酸可降低鏈黴素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毒害,使原來不能堅持治療的病人有百分次八十可以繼續使用。
也有的中西藥合用後,降低療效或增加毒副作用,例如:含生物鹼、鞣質的中藥如與酶類製劑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會引起蛋白質變性,使之失效。藥酒如與三環類抗抑鬱藥多慮平等同服,會使代謝產物增加,增加抗抑鬱藥的不良反應。
隨着香港中醫藥的發展,中西藥合用愈來愈多。合理的配伍,有益於疾病的治療,而不合理的配伍,則屬配伍禁忌。一般情況下,在中西藥合用時,中西醫藥工作者和患者都要特別小心和注意觀察。
撰文: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助理教授馮奕斌博士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