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友最感興趣的,是巴士停在休息站時的購物;大包小包,一買十幾二十盒。
「要那麼多幹甚麼?」我問:「回去送人?」
「不。」她們說:「我最喜歡這種草餅,留着慢慢吃。」
「吃這些東西,得看盒上寫的日期,過了就吃出毛病來。」
「哇!」她們尖叫,趕快查看:「寫在哪裏?寫在哪裏?」
我指着盒邊打印上的一行小字,寫着「賞味日期17.8.6」
「到○六年八月十七號,不要緊。」她們說。
我指着:「前面的十七,是日本的年號平成,今年是平成十七年,中間的八月沒錯,最後面的是六號。」
團友趕快放下草餅:「才放不到幾天,不買了。」
為了怕外國人搞亂,當今許多產品的第一個號碼也用了公元,但是一般的食物,都只限一個星期左右,像蛋糕,絕對超不過三天,可以持久的乾貨,最多也是三個月,日本人很怕死,買東西之前一定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肉類,更是小心。
百貨公司食品部架上的牛肉,一經掃描器,哪裏出生,是甚麼牛?日本產的來自何縣?是甚麼人養的?屠宰日子和時間,逃不出法眼。
大部份的食物都下了很多味精,這一點日本人是不怕的,也有大量的甘菊,世界衞生組織已經禁用,但日本人對這種代替沙糖的甘甜劑一點也不在乎。雖說不用防腐劑,實際上還是放的,他們有自己的標準,研究出來的防腐劑說是合格,但到底還是有害的。
所有食物,不管是從日本來或美國來,總之不要多吃就是;吃多了,就算不過期,也會變為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