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吸收雌激素進食物鏈

魚類吸收雌激素進食物鏈

英國男生女乳而要做縮胸手術的個案增多,再一次敲響環境激素污染問題的警鐘。人類從食水和食物吸收過多女性荷爾蒙的問題,多國專家都有關注。

污水廠不過濾雌激素

英國、美國近年都有在河流發現雄魚變性,專家認為是因為婦女服用避孕藥,導致尿液中雌激素含量高,而污水處理廠不會過濾雌激素,雌激素於是隨之排進河流,污染魚類。
地球之友助理總幹事劉祉鋒表示,外國不少地方食水水源來自河水,居民可能因此吸取過多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亦可能被魚類和水產吸收,再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以致吸收過量雌激素。
英國環保局一九九六年發表報告,指在倫敦東部水域發現一種避孕藥含有的人工雌激素。日本直到一九九九年才批准使用低劑量避孕丸,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擔心環境激素污染加劇男性不育問題。
劉祉鋒表示,不少農場使用雌激素催生,令禽畜多長肉,一方面會造成污水多雌激素,另一方面可能有殘留物留在禽畜體內,尤其在牠們的內臟,進食後被人體吸取。對於英國醫生指吃快餐會吸收特別多雌激素,劉祉鋒認為可能是因為快餐一般多肉,而且快餐店的肉食供應商為求壓低價格,可能較多用雌激素催生。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認為,這些說法有一定可能成立,但要經過科學化研究,如檢驗男生女乳患者是否體內女性荷爾蒙水平特別高,分清楚是本身還是外來因素造成,才能確認。
香港整形外科醫學會副會長李天澤表示,男生女乳的情況在本港罕見,他一年最多接觸一至兩宗個案,多數是玩健身的人服食荷爾蒙藥造成,或者是先天性因素導致乳房較大,未見過環境造成的個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