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唔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從內地來港,加入代理行列1年多的石祖念說。倔強的性格,拼搏的精神,加上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令她1年之內,已賺到首期置業。
石祖念(Jenny)說:「得就係搵到少少錢,失就係犧牲咗私人時間。」Jenny早於00年,已在深圳任職地產代理,03年獲批來港,放棄內地的管理層職位,年尾加入香港置業,重頭做起,現為高級物業顧問。
由零開始工作至深夜
Jenny說,入職頭1個月1單生意都做不到,其間每天在記樓盤資料、認地方及學打繁體字。來港年多,多在公司留至深夜,就是為了晚上可與客人多通幾次電話,假期亦甚少外出,有客要睇樓一定會答應。
03年尾正值樓市復甦,Jenny坦言,內地賣樓程序複雜,代理要「由頭跟到尾」,香港制度比較完善,簽臨時買賣合約後,便由律師接手,經紀省回不少時間,可處理另一單生意。經紀替買家送定在這裏很平常,但Jenny說,內地多假房產證、假身份證,業主買家也「唔信代理」,而在香港,就曾送定至凌晨4時半。
Jenny最初對新盤「撈客」的方法,很不習慣,但第一宗促成的交易,就正是新盤長沙灣宇晴軒,更是辛苦撈客的成果。其後逐步發展自己的網絡,積累一班熟客,專攻二手。
兩地文化不同,除做事方式,不純正的廣東話,亦成為Jenny另一阻礙。她自言是個性急的人,說話不清楚,因而受到不友善對待,尤其是「應付唔到大客」。
意見中肯得客信任
問Jenny憑甚麼可獲得客人信任?她想了良久說:「我畀客人嘅感覺,講嘢比較實際啲。」性格使然,意見比較中肯。
加入代理行業僅1年,Jenny已經有能力以260萬元購置泓景臺單位,以九成半按揭付款。樓市旺賺錢容易,但沒有改變這位踏實女孩的理財原則,就是應使得使。
Jenny今年每月營業額約20萬元,較去年進步,入行以來促成過宇晴軒海翡翠兩宗相連戶成交,共1500萬元。Jenny說,現時供樓連其他開支每月要2萬元,會鞭策自己更努力,更上一層樓,儲夠彈藥,再買樓投資。
系列之七
記者 鄺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