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欄曾推介的交通銀行(3328)終於開車!不過,不少散戶們對交銀總是抱有怨言,原因是交銀上市後一直在2.7元附近水平徘徊,走勢予人感覺是非常沉悶,加上當其時其他股份相繼向上,交銀走勢明顯落後。由於大部份散戶透過公開招股而獲得的股數不多,因此,他們早已按捺不住而沽貨離場,另外亦有投資者希望待交銀跌穿招股價才入市,最終卻是事與願違。基於上述原因,交銀的貨源基本上已落入強者手,因此其股價走勢才可突破早前的悶局。
貨源落入強者手
心水清的投資者不難發現,每當大「體積」的股份,沽盤那面排滿999個「人肉長城」的沽牌時,都會被「掃清」。最明顯的例子是滙控(005)每逢出現此情況時,之後的股價都會錄得不俗的升幅,而交銀上周四及周五都出現此「人肉長城」被掃清的情況,反映出貨源已從散戶手中流入大戶手中。
此外,最值得留意是交銀已獲投資銀行垂青,替其發行備兌認股證。根據過往經驗,通常有備兌證要發行時,發行商便會吸納相關正股作對沖,因此正股股價亦有一定的支持。再者,通常新的備兌證推出市場時,都會有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因此正股表現亦會較為穩定,甚至乎繼續有向上的空間。因此,交銀股價仍會受惠於此蜜月期,下跌風險有限。
我們更不能忽視短期內有沒有證券行會改變對交銀的看法。若大家不善忘,交銀上市初期,市場對其評價頗為分歧,有外資大行更估計交銀最多值1.5至1.6元的水平。問題是,按目前交銀的股價表現,可能會令這些外資大行更改其過去的投資評級,更有可能在被迫的情況下追買交銀。所以,估計未來有一股未可預計的購買力會流入交銀。
事實上,早前我在本欄已提過,目前不少基金投資策略都處於被動,有時候當股價上升後,他們才願意追落後。故此,未來交銀股價表現將會由資金流向作主導,而我相信追落後的情況會繼續。
管治質素可提升
論基本因素,我覺得交銀本身亦有一定的值博率。目前國內銀行最大的問題是管治質素,而人民幣滙制上的改革,是整個金融體系改革的一部份,所以在未來時間,國內銀行無可避免仍要進行革新。由於交銀本身已引入滙控(005)作為策略性股東,管治質素將有望提升,對未來的盈利前景,應有正面刺激作用。在市場熱炒中國金融體系改革之概念下,交銀絕對有其賣點,短期升至3.3元,並非難事。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