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大陸新聞,有個男人與未婚妻上床,發現她不是處女,一怒之下,居然扼死了她。因為一張「膜」枉送性命的,那個女人,不是第一個,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如此極端的「膜拜」當然並不常見,尤其是在今日的香港,可是不能否定,這張「膜」,仍然或多或少地決定着一些人的愛情命運。有個女讀者告訴我,她其實不太滿意現任男友,他的許多條件都不符合她的擇偶要求,好多次,她想離開他,給自己新的機會,尋找真正適合她的另一半,可是,因為她已經沒有「膜」,有些底氣不足,只能忍氣吞聲留在一個她不怎麼喜歡的男人身邊。看了這封信,我不覺得震驚,只感到深深的悲哀。因為損失了一張「膜」,所以索性把未來的人生全數奉上?像那些股巿散客,小輸而不甘心離場,紅着眼睛把身家性命全數押上,結果愈溝愈淡,再溝,心都涼了……
不過是一張「膜」而已,它能證明甚麼呢?也許它能證明你從未進行過性行為,可是絕不保證你從未愛過人,和心相比,膜又算得上甚麼呢?一個人的價值,何須以膜來證明?很奇怪,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許多無實際功用的器官,都被淘汰掉了,獨剩處女膜,頑留至今,成為感情甚至人性的「試紙」,古往今來,折磨了多少人!何不仿效幼童割包皮的做法,在女童小時候,以醫學手法廢除那片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