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機場科人員在上周五及周六連續兩天,分別在兩名同是由馬來西亞來港的印度籍男女的行李中,共撿獲八公斤俗稱「K仔」的氯胺酮,總值達二百二十萬元,海關在上月(七月)已是第三次破獲同類案件,由於被捕人都是印度籍人士,而手法相似,均將K仔暗藏於經改裝的個人清潔用品暗格中,如爽身粉或去污粉等,不排除三案是同一集團所為,並相信有關毒品準備偷運往內地銷售。 記者:陳天華
據海關毒品調查科署理監督冼偉新稱,在內地公安今年初嚴打之下,現時內地毒販對K仔需求甚殷,價格亦由去年每公斤五萬元暴升至二十二萬元,加上內地的K仔工場被掃蕩一空,現時印度已成了K仔的主要來源地,因此不少毒販都偷運K仔來港再轉運往內地傾銷。
下層毒品
冼偉新又指出,去年一月至七月,海關只撿獲五公斤K仔,但今年一月至今撿獲的數字則急升三十四倍至一百七十公斤,其中機場破獲十八宗案件佔七十三公斤。他又謂,香港濫用K仔的情況有改善,數字銳減達三分一,但不排除有不少香港「索K者」北上吸食。
海關機場科航空旅客第二組指揮官林英謀講述今次破案經過,上周五,一名三十六歲印度籍女子由馬來西亞吉隆坡來港,海關人員用X光機檢查其行李時發現藏有K仔,她將K仔暗藏於經改裝的個人清潔用品暗格中,例如下層放K仔,上層則放爽身粉或去污粉,行動中共撿獲五點一二公斤K仔。
周六,一名十九歲印度籍男子從吉隆坡來港,亦被海關機場科人員發現他以同樣方法偷運K仔,撿獲K仔共二點七公斤。兩批共約重八公斤的K仔,零售價約二百二十萬元,兩人已被落案控以「販運危險藥物」罪名,今日解上荃灣裁判法院提訊。
七月十二日,海關機場科人員亦在一名從新加坡來港的印度籍男子的行李中,撿獲二點五九五公斤K仔,海關不排除上述三宗案件是同一集團所為。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觸犯販運毒品罪名,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五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