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文明幼稚化 - 陸俠(媒體工作者)

成人文明幼稚化 - 陸俠(媒體工作者)

五年前的夏天,我去英國旅遊,正趕上《哈里.波特》第四本出版,無論是倫敦還是索爾茲伯里的小鎮上,Waterstone連鎖書店的櫥窗裏擺滿了《哈里.波特與火焰杯》。而那時,中國讀者還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呢。今年夏天,《哈里.波特》第六本七月十六日全球同步首發,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擠進了同步的行列。當天清晨五點鐘,就有「哈迷」趕到書店門口排隊等候。至今北京、上海的銷量都達到數千冊。

《哈里.波特》第六本的中文譯名暫定為《混血王子》,林在山小姐在《信報》上撰文認為,這個譯名「會引導讀者錯誤理解Half-BloodPrince背後的玄機」。“Half-blood”既可譯為「混血」,也有「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半人半神」、「半人半獸」等意思,因為大家都還沒讀過這本新書,所以「混血王子」的譯名是否貼切還未可知。中譯本的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經在全國範圍有獎徵集中譯書名。據說中文本將於十月十五日出版,但網上已有熱心的讀者自行翻譯連載,目前已經譯到第六章了。
就在《哈里.波特》全球熱銷的同時,唱反調的批評家一直不乏其人,第六本剛上市,英國《獨立報》就批評此書「冗長、鬆散,編校粗劣」。此前WilliamSafire曾認為大批成年讀者迷戀此書,反映出「成人文明幼稚化」傾向;而寫過《西方正典》的HaroldBloom更認為《哈里.波特》只是一團漿糊(goo),陳腔濫調,毫無新意,只是提供「一種腐化墮落的樂趣,不能讓其讀者產生任何一種認知、審美或想像的需求」。同為英國女作家的A.S.Byatt也批評《哈里.波特》的「魔幻世界毫無神秘性可言」。Byatt對孩童着迷《哈里.波特》表示諒解,認為書裏確有一種「像舊鞋一樣讓人舒服的陳腔濫調」,她和Safire一樣,認為沉迷於《哈里.波特》的成年人,都是些心智未開的、且從無閱讀習慣的幼稚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