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透過新思維看公眾頻道

傳訊四圍炳:透過新思維看公眾頻道

近日,商營電台中止名嘴合約,香港電台宣布停播賽馬,被認為是政府干預香港電台節目製作的先兆,也有人因此認為香港的言論空間收窄,繼而提出設立公眾頻道或公眾電台的要求,更有人向廣管局提出申請開辦電台。此外,近期舉行的一場大型群眾集會,主辦當局亦有透過網上電台現場直播,據稱亦有千多人收聽。看目前的發展和社會形勢,香港民間社會設立公眾頻道的雛形漸成,現在是大家再行前一步的時間。

政府重硬件輕軟件
有關公眾頻道的討論,前前後後已擾攘了十數年(有興趣的讀者可瀏覽立法會的詳細記錄 http://www.legco.gov.hk/database/chinese/data_itb/itb-public-access-channel.htm),但至今仍原地踏步。奇怪是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發展創意工業及文娛藝術,但只重硬件輕軟件,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天幕等硬件建設之上,卻忽視研究設立公眾頻道,令公眾不能獲得更好的發表渠道,結果扼殺創意工業及文娛藝術的發展。
其實,公眾頻道已是社會既有資源和政策,只是有關當局拒絕執行。政府隨時可以根據牌照要求,要有線電視免費提供三條頻道作社區廣播之用,但政府一直以市民對公眾頻道無需求為理由,放軟手腳,放棄權利。

收費電台潛在商機

另外,公眾頻道也可以電台形式出現,而未來有兩種技術可將之推廣,一是Podcast,據Wikipedia,有人稱Podcast為iPod和Broadcast的結合,也有人說是Personal-On-Demand,事實上Podcast是一種供電台節目提供者自行廣播的方式,聽眾可透過軟件收聽和自動檢查內容更新。筆者看好Podcast,除了是其個人化功能,iPod的普及也可望將之推廣。
二是3G,3G服務逐步普及,只要眾經營商再發力推出新服務,用量收費可望進一步推低,用戶人數再累積至一個criticalmass的話,透過3G廣播的網上電台有機會成為新的killerapplication。有心人現在是時間開始部署,有機會獲得這商機的firstmoveradvantage。
總言之,設立公眾頻道一事,社會環境條件已備,技術軟硬件也齊全,亦配合政府發展創意工業及文娛藝術的大方向,現在還不起步,更待何時。政府不要再做鴕鳥,必須正面處理這個社會訴求。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