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隊獲「特赦」可炒1球員<br>轉會市場勢燙手

球隊獲「特赦」可炒1球員
轉會市場勢燙手

今夏NBA球員交易市場頗為冷清,至今還沒有大牌球星轉會出現,不過隨着NBA勞資雙方在上周五正式簽署新的集體談判協議後,自由身市場大門也正式打開,交易市場勢必升溫;甚至較過往更為熾熱,因為今年聯盟史無前例地「大特赦」!文:深籃

在新集體談判協議中,有一條前所未聞的新規例──「特赦條款」。此條例容許每支球隊在今年夏天(至十月初)裁掉一名球員,雖然該球員的薪金仍計算在球隊的薪金上限內,但不論其薪金多少,也不會被徵收附加稅(Luxurytax)。

豁免被裁球員薪酬附加稅

這條例對於那些因超過薪金上限而要繳附加稅的「大使」球隊可謂天大喜訊。如上季全聯盟薪酬開支最高(一億零一百六十萬美元)的紐約人,超過了薪金上限近五千八百萬美元(約四億五千萬港元),結果這筆「額外花費」被徵收百分百的巨額附加稅。假如紐約人利用「特赦條款」裁掉近年經常因傷長唞、年薪卻達全隊最高一千七百多萬美元的後衞侯斯頓;雖然要賠上其餘下兩年合約的薪酬,但球隊將可以省下最少四千萬美元(約三億一千港元)附加稅,難怪此條款又被謔稱為「侯斯頓條款」!

小馬芬尼勢被叮走

另一名最有機會成為「特赦條款」下犧牲品的是小馬的芬尼。小馬來季薪酬開支近九千萬美元,大大超過五千六百三十萬美元的薪金上限,若小馬選擇買斷這名已屆三十二歲的後衞餘下三年的五千二百萬美元合約,他們在未來三季將最少省下五千一百萬美元。其實此條款對球員和會方均有利,球隊可以棄掉貢獻有限的「高價貨」外,球員本身也可支取「雙糧」,如芬尼若被小馬裁掉,除可獲其餘下的五千多萬薪金外,之後還可以較低薪金再次他投,實際收入不降反升。
由於「特赦條款」只限在今夏一次過行使,所以各隊勢將趁此時機,棄掉哪些貴價冗員,或長期受傷而表現江河日下的傷兵。一名東岸總經理坦言:「大家都很好奇將有多少球員因「特赦條款」而被裁掉,或許我們屆時可以『趁底吸納』。」

被裁球員仍獲全數薪金

然而,因「特赦條款」只豁免被裁球員的附加稅,球隊仍要支付其合約全數的薪金,其薪金也計算在球隊的薪金上限內,所以各隊班主在選擇運用此條款裁員時,必須確保物有所值,否則很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