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遊行客:港乏設施 市民傲慢<br>7宗罪東方之珠失光芒

自遊行客:港乏設施 市民傲慢
7宗罪東方之珠失光芒

【本報訊】被視為催谷本港經濟及旅遊業「靈丹妙藥」的內地個人遊,或逐漸失去「藥效」。一項調查發現,受訪自由行旅客普遍對香港有七種不滿,而不滿的人數更較去年大幅增加,其中近三成人認為港人傲慢,比去年大增五倍;三成多人不滿香港缺乏旅遊設施及港人普通話水平差。雖然香港迪士尼樂園將啟用,但未來兩年會重遊香港的人數卻大幅下跌二十三個百分點,只有六成六人表示會重遊。 記者:黎國剛、陸羽平、蔡元貴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InsightsGroup於今年四至五月,在本港山項、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十個地點成功訪問六百位內地自由行旅客,其中三分二人來自廣東,其餘三分一人來自其他省分;他們大部份已經來港多於一次。

兩年內重遊者急跌

調查發現,本港對自由行旅客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八成九受訪者整體滿意來港旅行,人數較去年同類調查輕微下調一個百分點。面對香港迪士尼開幕在即,雖然七成八人表示仍有興趣來港參觀,但受訪者中僅七成四人稱會推薦親友來港;較去年的九成半人下跌二十一個百分點。六成六人稱未來兩年會重遊香港,人數也較去年的八成九人大幅下跌二十三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又顯示,三成三受訪內地自由行旅客不滿本港缺乏旅遊設施,三成八人更不滿本港市民普通話水平不足,人數較去年急增二十七個百分點。近三成受訪者認為本港市民態度傲慢,兩成半人分別不滿本港文化水平低,以及部份商店銷售手法不誠實。
此外,自由行旅客來港消費也趨下跌。調查發現,受訪旅客每人平均消費由去年的一萬多元跌至今年的七千四百多元,減幅近三成。他們的花費近七成用於購物,一成半用於娛樂,另外一成一用於飲食。
相對其他旅遊地區,調查指出,五成五受訪者認為本港較澳門吸引,較四成五人認為澳門更吸引僅相差十個百分點。五成六旅客表示下次旅遊會考慮本港以外地方;兩成二人會選東南亞,百分之五及百分之三人分別選歐洲及美加等地。

平均消費大幅減少

MarketInsightsGroup董事梁泰然分析指,調查結果反映本港旅遊業存在隱憂,內地自由行旅客重遊本港意欲減少,除了因為受訪旅客中不少已來港多於一次,也因為本港旅遊設施不足。他警告,若本港過份依靠迪士尼樂園作為吸引旅客的賣點,本港旅遊業或很快失勢於澳門,甚至其他東南亞地區。
梁泰然又解釋,內地旅客過去來港大幅消費,主要集中於來自非廣東地區的內地旅客,他們通常會到一些大型名店購物。但他們來港的消費模式也漸漸轉趨像廣東來港的旅客一樣,集中於日常消費品及飲食方面,因此自由行旅客平均消費已大幅減少。他強調,政府及旅遊業界必須正視問題,為本港增設更多吸引旅客的元素。

MarketInsightsGroup董事梁泰然(左)昨公布調查結果,指自由行旅客不滿本港旅遊設施不足。

內地旅客點睇香港
《空氣不好》
周小姐(上海):「感覺空氣不太好,不知是不是樓高車多的關係,與上海差不多。」

《溝通困難》
趙小姐(北京):「有些人普通話太差,有時候甚至要用筆寫,溝通比較困難。」

《街上人多》
仇小姐(上海):「在街上人太多,讓人感覺很壓抑,不是太舒服。」

《售貨員差》
姚小姐(珠海):「有時候買東西,售貨員態度讓我感覺不太好,不過大部份還是挺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