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騙徒犯案手法通常只為舊酒新瓶,仍有不少市民因不同原因而被騙取金錢。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黃成榮表示,本案受害人多為三十多歲以上婦人,可能因而將年輕的被告人投射為自己的子女,故出於母性而同意幫忙。
黃成榮表示,如果受害人在事前想清楚自己將錢借給被告以助其投資的做法,「究竟是在幫被告或害他」,若學會用婉轉的方法拒絕別人,可能避免同情心被人利用。
了解自己 從容應變
黃又指,本案被告的犯罪心態其實不難明白。他認為被告們只想「搵快錢」,而且入世未深,可能容易受他人影響,故在另一角度來看,本案被告亦可以算是受害人之一。
臨床身心行為學家李寶能則認為,無論任何年紀的人如果沒有確定的事業或路向,再加上受家庭及前景等影響,便難以客觀分析面前狀況。他建議每個人都應對自己評估調整,以了解各樣優點及缺點。他續指,如果不好好了解自己,便會無時無刻均處於被騙的危險邊緣。
本報記者